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南方观察 | 摘下三项“荷花奖”,深圳舞蹈凭何赢得人心?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21-06-29

5月末的深圳,万物葱茏,全国舞蹈界的目光聚焦于此——第十二届“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连续3天举行,来自全国最优秀的舞者登上深圳大剧院一展舞姿。

6月28日,中国舞协发布评奖结果,6部获奖作品中,当代舞《烈火中永生》,现代舞《肖像》《等》均出自深圳,占据获奖作品数量的一半之多。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336.png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深圳舞蹈占据“荷花奖”现当代舞半壁江山,看似意外,实则有因可循。2015年“荷花奖”改革以来奖项数量大幅减少,含金量不言而喻。而深圳为何获奖背后是长期布局的人才培养机制,聚合资源、鼓励精品的舞蹈生态,和与生俱来的现当代城市气质。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342.jpg

《烈火中永生》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543.png

纵观此次获奖名单,深圳不仅榜上有名,且占据“半壁江山”:《烈火中永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肖像》《等》获现代舞奖。而入围的45个作品中,有5个来自深圳。

时间只记住精品。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常规性国家级专业奖项,“荷花奖”以公平公正的机制赢得业内权威地位。尤其经过全国性文艺评奖大幅度压缩后,“荷花奖”奖项由36个压缩至6个,含金量再度提高。

这次深圳凭何摘下这三朵“荷花”?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年功,成绩的取得绝非一朝一夕的“速成”。在入围的5个作品中,《等》《天使》《空房子》《肖像》这4个作品均出自“深圳市舞蹈英才计划”(下称“英才计划”)——这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舞蹈人才孵化器,以1年为周期分阶段指导资助舞蹈人才完成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346.jpg

从筛选作品、成果初审、成果二审到成果展演,持续整整一年时间。“当作品顺利通过每个阶段,选手才能获得相应的资金补贴。这大大激励了大家的积极性和认真程度。从第三届开始我们接受全国青年编导的报名,也相应刺激了深圳本土编导的创作。”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林树森介绍,经过3年推动,已有20余名青年舞蹈编导从英才计划的平台走出。

连续三届入选“英才计划”的吕程亮正是通过这个计划结识了来自北京的朱凤伟。他们俩在《肖像》中既是演员又是编导,通过不断磨合和尝试,最终将一个优秀的作品呈现在“荷花奖”舞台。吕呈亮说:“深圳不仅仅是给予我们一个平台来成长,也鼓励编导对外接触和吸纳更多的经验和锻炼。我觉得很多价值创造和创新都是在这样的碰撞的未知里产生的。”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349.jpg

聚是一团火。正是将创作、打磨精品的过程“前置”,当参赛“荷花奖”的机会来临,才能有一批优秀队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可以说,“英才计划”将深圳的舞蹈人才紧紧凝聚起来。

“我们要负责把他们召集起来,他们在哪里我们的工作手臂就在哪里,带领他们引领深圳舞蹈发展。”由于深圳曾很长时间缺少专业舞蹈院团,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舞蹈人才分散在群众文化机构或者艺术培训中心。本次“荷花奖”评奖承办方之一的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张晋文表示,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从很多年前文联就开始做舞蹈人才相关的长远布局。

从2017年开始的“深圳舞蹈月”,通过深港澳舞蹈交流展演、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WDS深圳街舞展演等活动将深圳乃至全国资源整合起来。

渐渐地,深圳舞蹈生态发生了改变,舞蹈受到更多人关注,开始探索“市场化”之路:第三届“深圳舞蹈月”邀请《完美舞者》的优秀作品展演,上座率达80%以上。出自“英才计划”的作品《一场》2020年在深圳保利剧院首演呈现35分钟,再到上海演艺中心巡演,最终扩展到了60分钟。因此也不难想象,为何“荷花奖”评奖展演票在一天内就被一抢而光。

良禽择木而栖。在这样的舞蹈生态下,深圳如磁铁一般吸收着各路人才:因《中国好舞蹈》被大家喜爱的张娅姝、在《舞蹈风暴》为人所熟知的常弘基等,都加入了深圳歌剧舞剧院等专业艺术团体。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658.png

早在一两个月前,“荷花”香气就已飘入寻常百姓家:深圳机场、地铁、公交、楼宇,“荷花奖”现当代舞评奖海报随处可见。如果说《舞蹈风暴》等娱乐节目给大众舞蹈欣赏开了一扇窗,如此大型赛事的落地则是亲身体验现场版的绝佳机会。“场场爆满,一放票就抢光了。”评奖展演如此受热捧,深圳的承办方并未料到。

自古以来舞蹈就发挥着调和人心、移风易俗的作用,如今深圳引进“荷花奖”,对促进百姓生活的作用不言而喻。评奖首日,线上观看人数就超过20万。家门口的顶级舞蹈赛事万人空巷,这不仅仅是场业内的狂欢,其影响力触角深入大众。

当作品《等》的结尾演员酒杯一次次相撞,震动了不少观众内心。任何优秀的舞台艺术都需要和观众产生共鸣,不能自娱自乐。而在深圳,年轻、文化层次高的观众,能包容地给予作品不同的解读空间。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354.jpg

现代舞关注与众不同、独特表达,关注对生活的观点和态度,观众对现代舞的态度越包容,也让现代舞的创作步入更高台阶。深圳创新、包容的城市文化为现代舞蹈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

当“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大浪淘沙,“深圳舞蹈”带着“现当代”名片随之出圈。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城市品牌符号的塑造。

“说到深圳舞蹈,让我至今难忘的是90年代的舞剧《深圳故事》。而当今深圳舞蹈界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努力态势非常鲜明,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社区的群文舞蹈也非常活跃。”

三年来不断深入的深圳文艺院团改革,为深圳舞蹈发展理清思路;此次“荷花奖”现当代舞评奖落地深圳,具有文化的选择性和前瞻性,为深圳舞蹈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朝着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迈进,深圳当以最契合其气质的舞种表达声音,传递观念。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359.png

多年从事舞蹈专业的林树森所关心的是如何既从舞蹈出发,又不断拓展坐标,创新发展,让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生活。“我们的舞蹈现实题材也好、不同舞种也好,都要想办法让这个社会需要它,让老百姓需要它,这是我们未来特别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微信图片_20210629145402.jpg

(转自南方+,记者:郭悦

(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官网:https://www.sz-art.cn

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转载! 文联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