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2019深圳(福田)喜剧艺术节“新时代、新作品”创作座谈会召开——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曲艺精品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9-12-30

为进一步提升深圳本土曲艺创作水平,12月29日在深圳市文联召开了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广播艺术团、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曲艺家协会承办的2019深圳(福田)喜剧艺术节“新时代、新作品”创作座谈会。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曲艺呈现百花齐放,有人才,有作品,名声在外,渐入佳境的状况。得益于我国一代代曲艺大师、名家的引领,同时也和深圳曲艺人自身的艰苦创造与大胆创新是分不开的。深圳曲艺事业蓬勃发展的经验证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曲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这里的“两创”,是指在继承传统曲艺说唱表演艺术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适度的发展和创新,在保留传统曲艺特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就当前曲艺创作的整体格局看,如何创作出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曲艺精品?尤其是相声,要不要讽刺,讽刺对象与尺度如何把握?相声以什么“笑料”激发观众欣赏热情?如何避免落入“三俗”的泥淖?等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曲艺创作者。对此,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总监冯巩通过自身创作谈了自己的见解。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总监冯巩

说到如何提升相声创作水平,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语重心长地说:总书记在3月份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的时候强调,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这些年也经常到宝安、东莞、毕节等地区,围绕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进行创演活动,把当地的脱贫攻坚写进了相声作品中。”冯巩还提到皇岗村,认为它就是深圳的缩影。说到扎根人民、深入生活,“马季老师去外地体验生活,一个大热天,他光着脊梁,就着15瓦小灯灯泡创作,后脊梁上全是黑的,一拍两手全是血,原来他背上全是蚊子。马先生去桃园县体验生活,一去就是半年。他一生创作了300多个相声。”

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大伟

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大伟强调,相声绝对不是一个说说笑笑的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引领社会的风气,要举旗帜、聚民心,展形象,带着使命和任务去创作,要不断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坚决抵制“三俗”,低级趣味的东西不应该在我们的相声舞台上呈现。知识文化可以为相声赋能,我们要创作出更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优秀相声作品。他希望能把冯老师每年一度的相声晚会打造成深圳人民的文化盛宴,打造成福田乃至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希望与冯老师进一步合作培养曲艺人才,进行先锋相声的探索和尝试。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忠亮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忠亮谈到,中国广播艺术团为深圳观众奉献了一席精彩绝伦的相声盛宴。整台晚会围绕百姓生活,讲述生活故事,在带来欢笑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了相声艺术魅力。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拓展现代文化,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冯巩老师的身上,彰显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卓越风范。他不仅在表演上精益求精,同时也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可谓是德艺双馨。张忠亮希望深圳市曲艺界全体创演人员,从这次座谈会的对话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创作上要有新的思维,写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推动本土曲艺创作迈向高原、攀登高峰!(市曲协供稿)

座谈会合影

演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