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粤剧摘“梅”第一人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9-06-19

1989年,冯刚毅凭借《风雪夜归人》获得第6届“梅花奖”,成为中国粤剧界摘“梅”第一人;2002年“梅开二度”,又凭借《驼哥的旗》获第19届“梅花奖”。两次“梅花奖”的背后,是冯刚毅与深圳市粤剧团数十年来相互成就的动人故事。

知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冯刚毅1947年出生于广州,1965年底调入宝安县粤剧团,1971年因剧团解散调入宝安县文艺宣传队,1974年调回重新组建的宝安县粤剧团(深圳市粤剧团的前身),直到2007年退休。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宋涛说:“冯刚毅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几十年都献给了深圳,为粤剧团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塑造了无数舞台形象。”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后,在原宝安县粤剧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深圳市粤剧团。组建第一年,粤剧团就因《鸳鸯泪洒莫愁湖》轰动南粤,冯刚毅也以剧中多情公子徐澄的形象而在粤剧界崭露头角。接下来,1982年的《情僧偷到潇湘馆》和1984年的《风雪夜归人》更是好评如潮,不仅获得业界人士的赞赏,更让深圳市粤剧团和冯刚毅的拥趸遍及京沪港。

上世纪80年代,冯刚毅与深圳市粤剧团凭着过硬的作品质量初试锋芒,以4年推出3台戏的速度迅速崛起。上世纪90年代,粤剧市场黯淡萧条,冯刚毅也在此时转行当起了出租车司机,终因“放不下对舞台、对粤剧团的牵挂”,在1992年重新回到了粤剧舞台。宋涛告诉记者,也是在这一年,深圳市粤剧团实行体制改革,开始走上改革创新的道路。

改制后的第一台大作是《情系中英街》,该剧以沙头角中英街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为素材,成为深圳市粤剧团进入新时期后的一把锃亮的宝剑。2002年,冯刚毅又在《驼哥的旗》中完美诠释了“貌丑心美”的驼哥,摘得第19届“梅花奖”。从2000年首演后数年间,《驼哥的旗》频获国家级大奖,其艺术性、创新性均堪称深圳市粤剧团的巅峰之作。

“冯刚毅的戏路很宽,合作性很强,他既演得了风流倜傥的贾宝玉,也演得了淳朴诙谐的驼哥。他对角色的用心达到了钻研的程度,是一位严谨、认真、敬业的艺术家。”宋涛告诉记者,退休后的冯刚毅仍时时心系粤剧团,与粤剧团一同迎接体制改革后的新挑战。2009年,深圳市粤剧团重新打造经典剧目《风雪夜归人》,冯刚毅义不容辞地再次饰演魏莲生。(记者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