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新阅读时代”总有一款适合你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8-11-13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陈平原、刘同等一批学者、作家纷纷亮相深圳,与市民们近距离接触。第19届深圳读书月正走入每个市民的生活,激荡起满城书香。新形势新变化下,“新阅读时代”正与每个人亲密相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力量,使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紧密结合,阅读的内涵、手段、方式、空间正日渐多元化,种种创新,丰富了深圳市民的阅读体验,彰显深圳作为全民阅读之城的文化创新活力,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深圳全民阅读图景。

技术推动阅读载体创新

刷脸,然后轻松进入今年7月开业的深圳首家乃至全国面积最大的“无人值守书店”。拎起一本新书,书籍梗概便瞬间出现在头顶上方的二代LED显示屏上;更令人愉快的是只要你在通天瀑布屏幕上下滑动馆藏图书,点开一本书的目录也只需1秒钟的时间。新潮的阅读模式、智能购书春风扑面而来。

深圳书城龙岗城7月开业以来科技味十足。作为全国第一家全方位、多维度智能书城,它以“智能服务”为核心,通过大数据应用、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最新科技手段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务。书业与科技的融合,为龙岗乃至全市市民提供了新时代“5.0”版新书城的超前智能阅读体验。

“新阅读时代”搭乘现代技术发展的快车,首先带来的是阅读载体的创新。比如推出“深圳书城APP——掌上书城”,市民可以在手机上订制私人书单,随时随地购买图书;“全民阅读APP”上线,以听书、影像、图文三重媒介承载全方位阅读资源;懒人在线科技公司推出“好书留声——聆听读书月好书”活动,开辟了有声阅读体验区;推出深圳首家“无人”书店,有引导机器人主动跟读者语音交流,读者可在机器人屏幕上完成自助导购服务、商户和书城查询导航、会员卡申请、产品推荐等一系列高效便捷的服务……

今天的新阅读,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包括一切基于互联网或电子设备的文字、影像、图片等内容,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的流行。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自己的作品,海量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流动、阅读、使用,再衍生出新的作品,移动互联网俨然已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阅读载体、渠道和平台之一。

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推动阅读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更具特色,在这方面深圳走在全国前列。深圳近年来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的理念,积极倡导“互联网+阅读”,推动“掌上书城”“数字图书馆”建设,将发展数字阅读视为培育新阅读的重点,大力借助数字化手段与互联网力量,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全民阅读网”,推动了深圳全民阅读事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

据深圳阅读蓝皮书(2018)显示,2017年深圳成年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100%,人均电子图书阅读量达12.42本,居全国前列。深圳也因此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并在2017年度城市数字阅读指数排行中高居榜首。

塑造丰富的新阅读习惯

当你开车、做家务、运动的时候,当你累了倦了眯眼睛的时候,却还想着书,怎么办?有声书便是极好的选择。作为深圳乃至全国的著名有声书品牌,懒人听书是一款集合听书与看书功能,为用户提供书籍、广播、电台等各类有声阅读资源的移动音频APP。经过6年的发展用户已经超3.2亿,月活4300万,常年居于易观智库APP排行榜百强,成为有声阅读行业的领军品牌。

懒人听书品牌负责人贾影彪昨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声书被业界认为是继纸质书、电子书之后的‘第三种出版力量’,是把声音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以其随时随地的伴随性、不受空间限制的便捷性等优势,成为新时代下新阅读的重要的阅读载体。有声阅读与传统阅读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互相促进,互动发展的互补关系。”

阅读的载体极大革新,带来阅读内涵及方式的丰富扩展。近年来,出版业不断尝试纸电同步,或者电子书先行,纸电一体销售平台不断增加,很多读者已养成了纸质书和电子书兼看的阅读习惯。此外,有声书、立体书日益流行,人们的阅读方式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展示着新时代下的新阅读习惯。

今年4月发布的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为10.4%;其次,有7.4%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听书;有5.3%的人选择通过“微信语音推送”听书。而《亚马逊中国2018全民阅读报告》也显示,近年来新兴的有声书是纸质书和电子书之外的一个有益补充,更好地拓宽了现有的阅读途径,不断引导着人们多元的阅读习惯。

“人以书聚”的新阅读生态

在飞地书局,你不仅可以买书、喝咖啡,聆听诗歌朗诵,还能看画展。今年,飞地书局举办了“蓝色对话——阿多尼斯绘画作品展”“灵性的回归——中国当代诗人绘画巡回展”,以画会诗友,以展览的方式共同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令人感受到一个独立书店所蕴涵的极大拓展能力。越来越多像飞地这样多元的阅读空间,让深圳人的阅读越来越便捷,也让这座城市变成一个富有文化意趣的地方。

如今,全市638个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284台自助图书馆覆盖在深圳的文化地图上,火热的文化生活催生了一大批专由市民自发组成的民间阅读组织。深圳读书会、后院读书会、三叶草家族等百余家民间阅读组织已经成为阅读生活的重要力量。而飞地、旧天堂书店、尚书吧等一批独立书店,在售书的基础上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一方面在为阅读制造极致的私密体验,另一方面也在提供过往书店模式下没有的阅读社交场所。

“新阅读时代”的一大变化正体现在城市阅读空间的极大开拓,为实现全民阅读的惠民性和开放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简阅书吧等特色书吧以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方式,深入我市社区、校区等,形成全市书城、书吧星罗棋布的格局,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图书馆和书城、书吧的高密度布局,共同构成深圳的阅读主阵地,拓展和丰富了深圳人的公共阅读空间”。

作为阅读活动的主体,深圳人的阅读理念在新时代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转变。各种各样的读书会、读书小组、读书沙龙、读书论坛正在把更多来自不同领域却有相同阅读兴趣的读书人召唤在一起,“为你读诗”、读书微信群、书迷会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生活中,使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交流纽带,也将阅读的社交化趋势提到新的高度。

“因书而聚”“人以书聚”给大众带来别致的阅读体验,开拓了生活的新天地;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还通过自身的阅读影响、带动他人,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全民阅读协会、促进会、专家指导委员会等全民阅读力量集结,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这是“新阅读时代”带来的新阅读生态。(记者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