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思辨如何与所处时代相融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6-05-24

【深圳商报讯】(记者 杜翔翔)2016深广双城/思辨建筑——时·空对话近日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当天, 深圳、广州的建筑师们齐聚一堂,探讨时间、空间概念如何能更好融入建筑设计。

该活动由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羊城设计联盟联合主办。

面对建筑发展的代际更替与时空演变的错位,设计师该如何与所处时代相融?澳大利亚IAPA常务总经理余定表示,建筑师在设计时,很少思考时间、空间的概念,但现代派建筑的重要贡献,是它把时间概念引入空间。余定说,“人在空间中的体验,是贯穿着时间因素,所以在设计中,可以把人对空间的体验放在重要的位置,如在设计中设计一些景观,就是景观‘预埋’,希望人能够花时间停留下来,好好品味这个空间。”

广州尚诺柏纳副总经理王赟作了“时空对话——驶向历史的二六四型的火车”主题演讲,他说,二六四型火车虽然是英国人的火车,但寓意建筑师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时,不能忘本,要了解广东文化、建筑历史的车轮是怎么走的。

深圳墨泰国际高级合伙人朱广则谈到创造性思维背后的一些文化现象,他说,国外建筑师行业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有了,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而中国的建筑师称号从改革开放才有,虽只有30余年,但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也很不容易。

朱广说,看起来天马行空的建筑设计,其实是与建筑师历史、文化、教育体系有关系。他以《最后的晚餐》采用的透视图画法谈道,透视图画法发明于文艺复兴时期,是在平面作品中构造了一个虚拟3D空间,所以当时许多西方建筑、绘画都有这种画法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