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深博“文物普查”理清家底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6-06-02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刘莎莎)为贯彻落实2012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深圳博物馆日前展开了馆藏深圳历史民俗文物、改革开放历史文物以及中国古代艺术文物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包括文物摄影、基本信息录入、照片上传以及信息校对等各项工作,总计完成一万五千余件(组)馆藏文物的普查,较好地建立了文物图像及电子账。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博物馆三十余年征集收藏的家底。

古代艺术文物方面,重新发现了诸多以往未引起注意但却具有相当重要价值的文物。首次发现汉末三国早期佛像镜。该佛像镜的发现是本次普查的重要成果之一。经初步研究,该铜镜是目前海内外博物馆藏唯一采用西王母龙虎座的早期佛像镜,这与两晋时期双狮座佛像完全不同,为研究早期佛教艺术传播与汉民族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其次,发现一批宋金时期具有典型时代气息的杂剧乐舞砖雕。还整理出一批颇具价值的明清铜佛道造像。佛教方面包括明清铜佛、度母、送子观音等像;道教方面包括铜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八仙之铁拐李等神像。这些佛道类造像不少为明中晚期铜像,质地精良,艺术性高,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展示教育价值。另外,发现一批明法华彩人物陶俑。法华彩是元代北方民窑创烧的一种陶瓷产品,吸取了山西壁画彩绘艺术。这组明代法华彩人物俑塑造生动传神,极具艺术性,是明代法华彩陶瓷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以上所列举的是深圳博物馆文物普查的部分重要发现。通过此次文物普查也发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博物馆文物征集渠道畅通,来源十分多元,文物征集收藏工作取得相当大的成果,除深圳本地考古发掘文物外,包括国家文物交流中心拨交、港英政府移交、广东省文物鉴定站移交、深圳公安局移交、深圳海关缉私移交、社会捐赠以及陕西、河南、青海等文博单位调拨等诸多方式,基本形成了当前博物馆的收藏体系,充分显示了当时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田的优越性。古陶瓷、先秦青铜器等方面收藏位列广东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