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女导演作品备受关注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6-06-29

◎ 深圳特区报英国特约撰稿人

崔莹 文/图

6月15日到26日,第70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在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举行,该电影节创办于1947年,是英国举办的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也是世界上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电影节之一。电影节期间放映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161部电影,其中包括中国内地影片《寻龙诀》和中国香港影片《树大招风》。本届电影节评选出最佳英国电影《皮克得瑞》(Pikadero),最佳国际电影《晒黑》,最佳纪录片《影子世界》。

世界上第一个女性主义电影节

电影节上最耀眼的一位嘉宾是新晋导演梅格·瑞安,金发碧眼的她曾经以其塑造的众多可亲可爱的“甜女”形象征服了亿万观众,被誉为“甜心影后”,她主演的电影包括《当哈利遇上莎莉》、《跳火山的人》、《西雅图夜未眠》和《电子情书》等。从幕前走向幕后,今年55岁的她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就出手不凡,她根据美国小说家威廉·萨洛扬的《人间喜剧》改编的电影《伊萨卡》首映便备受好评。这部作品背景设定在1940年代,为补贴家用,14岁的小男孩哈默成为小镇上的电报快递人员,这些电报多来自战场,传递着爱、希望和伤痛,其中包括不少死亡信息。在战争的阴影下,小男孩迅速成长起来。该片剧本由《兄弟连》编剧埃里克·詹德瑞森改编,影片监制是梅格·瑞安的老搭档汤姆·汉克斯。这也是16年后,这对“银幕情侣”再次携手合作。

女导演安娜·贝勒执导的电影《爱情女巫》是电影节的另一部杰作,《电影调查》评价这部电影“充满诱惑力的女性主义作品,令观者感到与众不同的愉悦”。安娜学艺术出身,她在电影放映后的问答环节表示,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她根据个人的经历写成,除了导演,她也担任该片的造型设计以及配乐。安娜的男友是美国著名作家、《权力48法则》的作者罗伯特·格林。这次,他作为家属,随安娜参加了爱丁堡电影节,很低调而默默无闻。

电影节上放映的另外几部女性导演的作品包括,丽贝卡·米勒探讨两性关系的新作《麦姬的计划》,从女演员转型做导演的梅塞德丝·格罗尔的处女作《刹车》,颇有经验的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的作品《无尽长夜》,丽塔·奥塞的处女作长片《幸福》等。

女导演的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关注,这与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的传统有渊源。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女性主义电影节。1972年,电影节副主席琳达·米尔斯在电影节中加入了“女性电影节”部分,并展映了女导演陶勒丝·艾兹娜和玛雅·德伦的作品等。

《寻龙诀》在英国首映

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期间放映了2016年初在中国叫好又叫座的商业大片《寻龙诀》,这也是该片在英国的首映。《寻龙诀》根据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讲述原本金盘洗手的三位“摸金校尉”,再次闯入草原千年古墓,展开的生死之旅。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马克·亚当斯评价这部影片“随心所欲的奇幻冒险,大胆刺激,将中国传说和探险电影《夺宝奇兵》、《古墓丽影》中的元素相结合”。《好莱坞报道》影评人弗兰克·薛克认为这部电影:“当行动一开始,接下来的一切就迅速发生了。这些摸金校尉们遭遇一系列致命危险和恶魔生物,与此同时,电影又充满滑稽幽默,给人类似电子游戏的感觉。精彩紧张的武术动作使得电影节奏很快,而且惊心动魄。片中华丽的CGI特效相当出色。”

由杜琪峰监制的《树大招风》入选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世界展望单元。这部电影的背景设置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以香港“三位贼王”的故事改编而成。在电影节的影片目录中,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马克·亚当斯对电影的英文片名“Trivisa”进行了解释,即佛教中的“三毒”,贪、嗔、痴。他评价这部电影“充满活力,既体现了香港电影的新元素,也体现了香港电影的旧元素”。但是也有观众表示,这部电影叙事结构乱,很多处情节令人感到迷惑。

“外观电影”回顾展

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也是世界上首次设立经典电影回顾单元的电影节。1969年,吹着苏格兰风笛的队伍在爱丁堡机场迎接特立独行的美国导演塞缪尔·富勒,他的作品成为爱丁堡国际电影节首次经典电影回顾单元的内容。接下来的电影节,又陆续回顾了电影大师道格拉斯·塞克,雅克·图尔尼尔,沃纳·赫尔佐格和马丁·斯科塞斯等人的作品。上世纪70、80年代,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被视为英国电影界的先锋,将德国新电影和美国的新独立电影介绍给英国观众。

今年电影节经典电影回顾的主题是上世纪80、90年代,法国电影运动的“外观电影”(cinema du look)。1989年,法国电影导演、影评人拉斐尔·巴萨姆高度赞誉了让-雅克·贝奈克斯、吕克·贝松和莱奥·卡拉克斯执导的一系列充满创意,新巴洛克视觉风格的电影,并将这一类电影命名为“外观电影”。

让-雅克·贝奈克斯执导的《巴黎野玫瑰》、《歌剧红伶》,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地下铁》和《尼基塔女郎》,以及莱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和《坏血》等影片在这个单元进行了放映。其中,恰好在30年前,《巴黎野玫瑰》在爱丁堡首映。

这个单元的策划者是英国演员尼尔·格雷格·富尔顿,过去10年,他一直负责设计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的经典电影回顾单元。他评价“外观电影充满冲击力,充满挑衅,从新角度讲述凄美的故事,并且色彩大胆,令人难忘”。

揭军火交易纪录片获奖

电影节期间放映的纪录片也是精彩纷呈。更有趣的史实是,在创建之初,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就很关注纪录片电影,1947年,关于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的纪录片在电影节期间首映。

本届电影节放映了来自15个国家的22部纪录片,为观众提供了了解真实的世界的机会。

人物传记纪录片是本届电影节的关注点之一,关于瑞典足球巨星兹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的纪录片《成为兹拉坦》,关于行为艺术家克里斯·波顿的纪录片《波顿》,关于电子音乐史上的标志性人物盖瑞·努曼的纪录片《盖瑞·努曼:成名之路》等纪录片向观众展现了名人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两部朝鲜主题的纪录片《在太阳之下》和《爱人与暴君》也令观众感到新奇。

视觉艺术出身的比利时导演约翰·格里蒙普莱的《影子世界》最终获得本届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奖。这部纪录片揭示了全球军火交易中的令人震惊的事实,令人大开眼界。此前,约翰·格里蒙普莱的纪录片作品包括《拨号历史》和《双重身份》等。

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记者安德鲁·费恩斯坦的调查报告著作《影子世界:全球军火贸易内幕》,这本书中的许多材料来自事件的亲历者,包括高层政客、军火制造商、军火贩子和军队等。在得知获奖的消息后,约翰·格里蒙普莱感慨,“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说过:我们所称谓的历史,也许是一种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情逃避责任的方式。我希望《影子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督促人们重写历史。很感谢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认可了不仅仅是安德鲁·费恩斯坦,《影子世界》的作者,也包括能够把整个故事拍摄出来的我们的整个团队的工作。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