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多出精品力作是深圳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6-12-29

文艺精品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和文化视窗,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数量和水平是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和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激发城市创新力和创造力的需要

■ 中子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因此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我们必须按照这一要求来指导和统领深圳的文学艺术工作。

文艺精品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创造能力,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文艺的最高水平,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文艺舞台上的竞技能力。我们所提倡的文艺精品,指的是能够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审美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文艺精品,首先要能体现时代精神。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精神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时代的精神高标。所谓“文以载道”,“文者以明道”,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必须反映伟大时代的精神价值;作为文艺精品,必须提供积极的社会正能量。一部文艺精品首先应该叫好,它拒绝做市场的奴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内涵真善美,提供积极的社会正能量,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作为文艺精品,必须有艺术感染力。一部文艺精品应反映一定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和情感需求,能够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触及人们的灵魂,滋润人们的情感;作为文艺精品,必须能够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检验。一部文艺精品应该是意识形态性、艺术性和市场性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没有受众、不叫座的作品很难成为真正的好作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显然,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是高扬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激发民族创意、凝聚民族力量的需要。对城市来说,文艺精品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和文化视窗,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数量和水平是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和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激发城市创新力和创造力的需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试验场,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阵地。近些年来,深圳聚焦时代主题,把握人民需求,生产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在一系列国家级和国际性文艺评选中,“深圳制造”的文艺精品都榜上有名。如在第十二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深圳有5部作品获奖;在最近的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深圳电影《全民目击》、电视剧《有你才幸福》、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歌曲《放飞梦想》等7部作品获奖。但这样的成就对深圳来说还是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的。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实现,呼唤着更多更高质量的文艺精品;改革开放的鲜活实践,又构成了提炼精品的丰富素材和富矿。因此,深圳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条件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和要求的精品力作来。

多出精品力作对文艺创作主体来说,要志存高远,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耐得住清冷和寂寞,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涵养和素养,做到厚积而薄发,进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要深入生活,扎根实践,在人民群众中感受时代脉搏,体悟生活本质,激发创作灵感,正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要着力创新,精雕细琢,“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要把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贯穿文艺生产全过程,通过原创能力和卓越境界的提升来创作出更多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优秀作品,铸就深圳文艺的巨制和高峰。

多出精品力作对党委和政府来说,就是要优化服务、铺路架桥,形成重视文艺、关心文艺、支持文艺、推动文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尤其要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鼓励多出精品力作的考核奖励机制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要加强对全市重点文艺创作的规划、统筹和指导,有的放矢、精准发力,补齐短板、重点突破;要坚持体制创新,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的文艺创作活力。积极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和加大扶持,使其逐步成为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的骨干和龙头。

多出精品力作是深圳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深圳文艺工作永恒的主题!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