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2-21
作为深圳原创音乐的重磅文化品牌,“鹏城歌飞扬”、音乐工程2016年度十佳金曲评选已经结束,将于4月7日在深圳大剧院隆重颁奖,届时将吹起一阵深圳原创“音乐春风”。2016年度深圳原创音乐取得了哪些成果?呈现出音乐创作的哪些趋势?记者近日对多位评委进行了采访。
较往年更多元化国际化
在深圳“鹏城歌飞扬”和“音乐工程”的舞台上,曾走出了凤凰传奇、陈楚生、姚贝娜、刘惜君、李行亮等国内知名歌手,每年也有不少优秀音乐人从这里起飞。从参赛作品来看,2016年度的深圳原创音乐与往年相比,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深圳广电飞扬971副总监、“鹏城歌飞扬”制作人刘洋告诉记者,2016年的深圳原创音乐形式紧扣“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时代精神,风格更加多元化,音乐人的创作年龄更加年轻,更符合深圳的城市特点。作品内容也更加切合时代节点、符合时代背景,“比如说在‘音乐工程’获奖的作品《一带一路》,结合国家文化战略,具备时代特征,作者之一是香港作曲家向雪怀,他曾经与谭咏麟、张学友、刘德华、李克勤等多位知名歌手合作过,也是福田音乐家协会的名誉主席,由他来主导制作的这首作品特别挑选了深港两地歌手来演唱,而张明敏当仁不让成为首发歌手。”
另一位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选手是曾笑,他是在美国留学的深圳人,“曾笑作品的制作水准远高于国内水平,也有国外一流的歌手为其演唱,这样的创作有利于国际音乐走进来。”“鹏城歌飞扬”评委徐霞说,曾笑的音乐作品由加拿大的歌手演唱,后期制作也在欧美完成,进一步推动了“鹏城歌飞扬”的国际化。
“鹏城歌飞扬”评委王俊则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一些积淀比较深的歌手有抢眼新作出现,比如原创能力很强的惠雷,他通过对诗歌的改编,创作出了很好的作品,又比如说重新出山的刘惜君,也表现出一线歌手的实力;再有,有些采取了当代流行音乐创作手法创作的方言歌曲让人惊喜,像邹锦龙创作了几首客家音乐,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如何嫁接这个问题上,邹锦龙亮出了自己的态度; “深二代”年轻人曾笑到国外留学,吸取前沿流行音乐元素和先进的制作手法,制作出来最新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也给我们带来惊喜。
新老音乐人各具特色
2016年度深圳原创音乐硕果累累,也出现了一些让评委们印象深刻的选手。刘洋、徐霞和王俊三位评委不约而同提到了邹锦龙与他的客家歌曲。刘洋说,近年来,多语言、多民族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邹锦龙客家语作品《听妈妈讲故事》也是很具有时代元素的方言音乐作品,“客家人和潮汕人都很抱团,他们很愿意看到自己族群的人,用自己的方言演唱作品,邹锦龙用熟悉的手段表达熟悉的生活,用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去描写生活和样貌,这是民谣创作应该具备的风貌。”王俊认为邹锦龙的客家语作品是音乐的“传统与现代完美对接”。
徐霞用“质朴”的歌词“时尚”的音乐创作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来评价邹锦龙的音乐,她说,过去的客家歌曲趋于传统,大多是山歌,无论词曲都与当下的时尚和语境远隔千山万水,所以这些歌往往只能在中老年人中流传,逐渐趋于被遗忘。因此邹锦龙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惊喜,他的音乐在保留客家传统的淳朴风格之外,也融入了校园民谣、摇滚的元素,使其音乐曲风较易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这样的创作开辟了新的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也是一个很好开端。说教高压的方式已经不适宜当下,让年轻人接受并且传承中国客家文化,润物细无声。
“鹏城歌飞扬”的老面孔惠雷也得到了评委们的赞扬。刘洋说,惠雷具备很强的即兴演奏能力,他把自己的旋律与经典的诗句结合在一起,诗歌用词往往很隽永,而现在很多音乐人的短板在于歌词创作,惠雷用诗人隽永的歌词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次他的《慧星》等作品入选,使他去年的音乐创作得到了崭新的飞跃。
徐霞也说,惠雷的音乐创作一贯具有颇高的品质,演唱也很完美。这次为北岛《彗星》谱曲并且演唱的作品无疑是一次非常睿智的成功选择,同时也将创作和演唱提升了一个新的境界。
郭俊凇是深圳一名普通交警,他的《一路守候》也入选了今年的“鹏城歌飞扬”。徐霞认为,他的演唱虽然不像职业歌手那样完美,但他能够将自己对职业特点的观察和总结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值得点赞。此外,部落组合、青格、还有曾登上“好声音”的低调组合,都让刘洋等评委印象深刻。
助推深圳原创音乐“走出去”
“鹏城歌飞扬”举办14年来,不仅对城市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增加了深圳的文化软实力,也让深圳的音乐乃至艺术、创意响彻中国,一批批歌手、词曲作家等“新声”力量走向全国舞台,并走出了国门。
刘洋表示,将深圳年轻人的声音传递出去,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深圳不仅有高科技创新企业,也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原创音乐作品。让深圳的声音在国外唱响,是希望让全世界看到听到当代的深圳年轻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让世界了解深圳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了解中国年轻人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徐霞说,在音乐生态中,无论“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原创才是一座城市的音乐灵魂,这就如同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为什么对李健、高晓松和许巍更加高看一眼,正是其原创歌手的身份和原创作品。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判断。将深圳的原创坚持下去,意义深远。”
记者也了解到,近年来,青格、孟瑞雪、霍嘉骏和积木鱼乐队等从“鹏城歌飞扬”走出的深圳歌手,曾多次受邀放歌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加拿大蒙特利尔灯光艺术节、南非开普敦爵士音乐节等国际音乐活动,让海外也响起“深圳原创之声”。
加深国际交流传递深圳声音
深圳原创音乐一直都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谈及深圳原创音乐仍需要提高的地方,刘洋认为,深圳音乐人的高质量作品还有待丰富,作品是音乐人的核心竞争力,音乐人应该更加努力,通过自己擅长的形式去记录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自我的成长。我们鼓励像邹锦龙这样根植于自身文化土壤,写自己熟悉生活的音乐人能更多地涌现出来。
徐霞认为,深圳原创音乐人群体不够大,一直以来都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原创歌曲想让老百姓接受,是需要挺长的时间,比如宣传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这个过程很艰辛。还有的时候,是歌词、曲子很好,但演唱者水平不够,也有的是演唱者水平很高,但歌词、曲子上有局限。”
一首成功的原创歌曲从词曲创作到录音制作需要充足资金人力物力,还有歌手的二度创作也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品质。使用优秀的歌手自然价值不菲,还要宣传推广,哪一步都是钱。徐霞说,深圳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但是从目前来说,即便“鹏城歌飞扬”已经是国内硕果仅存的原创音乐平台,也得到市区政府常年支持,但也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鹏城歌飞扬”和“音乐工程”每年都有评选,但获奖毕竟是少数,深圳的经济发展已经在中国成为领头羊,是时候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让更多的好歌曲在深圳诞生,同时留住和吸纳全国优秀音乐人才来深圳。
谈及深圳原创音乐的发展趋势,刘洋说,随着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工作计划的全面实施,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等音乐活动落地,深圳的原创音乐创作视野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音乐风格的国际化是必然的,希望有更多国际音乐交流活动能传递深圳的声音。(深圳商报 记者杜翔翔 实习生李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