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他们在向读者的灵魂作耳语”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3-14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陆云红)“深圳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重镇,涌现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群。这些作家起点高,有学养;有思考,不跟风,他们的作品既表达人性之爱,又关注社会问题,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他们在向读者的灵魂作耳语。”年逾八旬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这样赞叹。

这位从事儿童文学创作60余年,被称为“美的向导,爱的使者”的著名作家是3月11日在“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研讨会”上发出上述感叹的。本次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和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主办。陈诗哥、杜梅、郝周、袁博、关小敏、郑枫、严爱慈等6位作家代表正在崛起的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群精彩亮相。中国作协、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相关人员,以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王泉根、金波、束沛德、樊发稼、海飞、张之路、白冰、孙云晓、李国伟、徐德霞、汤锐、张国龙、陈晖等出席研讨会。

生机勃勃的创作态势

近年来,在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努力培育下,深圳儿童文学贡献出一份会发光的成绩单:陈诗哥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儿童文学》直通罗马大奖赛银奖、上海好童书奖、深圳十大童书奖、华语儿童文学中国故事邀请赛铜奖等;袁博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和新作奖;麦芽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郝周新书《偷剧本的学徒》入选中宣部2015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在2015年《儿童文学》上,共有9期发表了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占整个广东儿童文学作家2015年在《儿童文学》发表量的90%;另外在《少年文艺》《童话世界》《文学少年》《中国校园文学》等随处可见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的身影。

“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具有独特的文化增长点。市民阶层的勃兴,对知识的尊重,对童年童心的呵护,对民间声音的倾听,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以及对个性自由的鼓舞,都为近年来崛起于深圳本土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提供了深厚的创作土壤,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深圳的儿童文学作家逐渐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儿童文化和儿童文学价值观,同时创作上呈现出集团军的态势。”顾焕金表示。

“深圳儿童文学春意盎然,呈现生机勃勃的创作态势。”束沛德认为,深圳已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和实力相当可观的儿童文学作家群,众多“点灯人”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让儿童文学走进校园、家庭和读者之中,深圳已昂首阔步地走在全国儿童文学的前列。

特色鲜明的创作风格

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不仅有鲜明的特点,还有其独到的文学主张。

“陈诗哥的《童话之书》是一部少见的奇书。”《儿童文学》前主编徐德霞称赞陈诗哥以童话的方式讲童话,以讲故事的方式讲文学理论。“他是个既看着星斗,又看着脚下土地的作家。”

儿童文学评论家海飞认为,一是陈诗哥的童话是诗性智慧的发挥,以诗的思维方式去构筑童话的国度,既富有哲思,又有幽默。《童话之书》举重若轻、通俗生动地以童话的方式讲童话,以故事的方式讲述童话理论,较为系统而个性地阐述了童话的发生、美学、本质和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用他奔放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语言,将故事和思想高度融合,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写法的创新和思想的探索,具有很强的文本实验价值。

被称为“动物小说王子”的袁博也是儿童文学界的一位奇才。身为博士的他从小随父母生活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在野生动物的陪伴下长大,这让他的动物小说创作变得顺理成章,已经出版了11部动物小说。他称自己的动物小说为自然史动物小说,每部动物小说的主题一脉相承——由动物小说的形式为大自然书写一部历史。

与会专家认为,袁博的小说凸现了文本的科学性知识性,又具有人文气质和人性情怀,将动物个体的生物性特征和作者的生命哲学融为一体,既彰显动物在自然法则中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又表现作者对生命平等的追求。对于一个25岁的写作者来说,这很难得。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作为年轻的写作者,要避免陷入创作的套路陷阱,并在如何处理叙事、想象和知识呈现,如何将生的艰难与青春活力、阳光希望共同纳入作品,使之呈现出较完整的动物社会伦理体系等方面,袁博可以做更深入的思考和尝试。

从湖北到深圳,郝周的写实小说立足于写童年、乡土与成长,这也是儿童文学永恒的主题。比如他的长篇小说《偷剧本的学徒》是一部抗战题材儿童小说,从历史纵深开局,以主人公偷剧本为全书主干,展现了抗战时期乡村众多底层人物的英雄表现和人生的命运。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地方风物更有独到的展示。

作家杜梅的长篇小说《青苔街往事》通过六指女孩登登从4岁到14岁的童年往事,写出童年的美好和其中夹杂的残酷。评论家认为,从审美的角度看,作品既有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有给读者梦想与光明的浪漫主义情愫。她的《青苔街往事》这类关于自身和青春的成长伤痕的文学,在儿童小说的创作中比重很大。这样的作品好写,但难以写好写精。少年的成长必然面临社会规则对他自然属性的各种束缚和碰撞,这种碰撞必然带来精神、心理上的伤痕,年轻的生命个体如何走出伤痕,走向未来,其实恰恰是这类作品应该呈现给读者的,也是这类作品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儿童文学评论家王林认为,郑枫的童话有特点,主角基本都是植物,所以不妨叫做植物童话。他更喜欢《植物小星球》,有些趣味,例如《南瓜讨厌南瓜灯》《水果灯》,是舒比格童话那一路的。建议坚持这样的短小篇幅,在这个领域中钻深。

纳杨谈到,关小敏的《嗨,哈瑞》中呈现了很多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对孩子心灵的刻画和孩子与小狗感情的描写是层层递进式的,写得很细腻。但写校园还要高于校园,可以力求呈现孩子的成长,通过作品对孩子的校园生活有潜移默化的提升。

与会专家同时表示,深圳儿童文学作家还可以在如何写好中国故事,尤其是深圳独特的故事方面进一步改进提升,多出能直抵少年儿童心灵,给孩子以真善美、温暖、希望、力量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