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四根火柴人儿》讲述深漂故事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3-17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今年3月再次在北京拉开戏剧的大幕。深圳荔枝青年剧团原创的深漂都市话剧《四根火柴人儿》作为此次唯一入围的深圳作品,3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而5月18日至20日该剧将“回娘家”,在华夏艺术中心小剧场向深圳观众“汇报演出”,目前已经开票。

因为责任创立剧团

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创办于2015年,是经文化部批准举办的一项全国性戏剧演出活动。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原创优秀戏剧作品的重要展示阵地和交流平台,被誉为“探测原创话剧和主流话剧创作趋势方向和艺术水准的风向标”,在业内和观众中颇具影响力。深圳荔枝青年剧团创作的《四根火柴人儿》是本届唯一的深圳原创作品,它与其余30部入选优秀作品一起获邀,3月至6月期间在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轮番上演。

《四根火柴人儿》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戏剧家协会、西乡街道党建服务中心、荔枝青年剧团联合出品。荔枝青年剧团是一支深圳年轻的戏剧力量。据荔枝青年剧团负责人、《四根火柴人儿》制作人刘子源介绍,取名“荔枝”是想取谐音“励志”之意,剧团成员们也几乎都来自深圳大学表演系。就是这样一群刚走出校园却不想放弃戏剧梦想的年轻人,希望用属于青年人自己的语言、思维、生活进行创意演出。

说起做剧团的初衷,刘子源坦言:“我们对于表演真的很热爱,当初做剧团也是源于班主任的一句话,她希望我们做剧团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继续表演的机会。2014年底我们就决定成立剧团,当时深圳的原创戏剧剧团还没有那么多,我也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们有责任让深圳的年轻人们看到深圳的原创力量,也有责任把深圳的戏剧推广出去。”

讲述4个深漂故事

荔枝青年剧团做的第一个戏就是《四根火柴人儿》,这是个典型的深漂故事,发生在一间出租房。三组故事——毕业的大学生、南下打工的情侣以及怀揣梦想的音乐人,4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演绎不同的辛酸和激情。

在刘子源看来,“这部剧就是想和深圳观众达成共鸣!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大家都有过相同的租房经历。我相信‘如何在深圳扎根’、‘如何让自己在深圳生活得更好’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考虑的问题。有些人离开深圳了,有些人留了下来,有些人离开了又再次回来,大家为什么放不下深圳情结?深圳到底哪儿吸引着他们?所以才想创作一个和深圳有关的剧,和大家聊一聊在深圳找到留下来的理由和温暖,以及他们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四根火柴人儿》的主创是清一色“90后”,曾经有些演员还并非专职。刘子源说:“有个师哥,他当时有本职工作,只有每晚10点下班了才能和我们一起排练,一直排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其实,演员们毕业后、工作后的经历,很像剧里的角色。”深圳的快节奏也让年轻演员们把感悟写到了海报上。“我们究竟在深圳为了什么?我们甚至没有伤感的时间就要投入到这个城市当中,那么请给我们一次伤感的机会,接着点燃那根带给你希望的火柴,继续过着不同寻常的生活吧!”

无数次想放弃又坚持下来

荔枝青年剧团刚成立时,日子辛苦,心却不苦。刘子源回忆道:“当时是大四下半学期,刚开始做剧时一点钱都没有,找了同学做编剧,找了师哥、师姐做演员。那时候想办法给大家凑钱,基本就是靠在外拍微电影赚钱养剧组,给剧组买道具、服装,当时确实比较难。记得第一场临开演前,要租麦克风,差2000元还是问老师借的。但做戏剧,最大的收获是有一群热爱戏剧的好朋友。”

后来,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戏剧家协会、西乡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四根火柴人儿》才有更好的条件进行升级优化,荔枝青年剧团也在西乡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有了办公场地和排练场地。

刘子源感慨:“在深圳做戏剧得到了政府支持,深圳的戏剧氛围也越来越好,有成长空间。但用戏剧在深圳生存还是很难,我每天都在纠结、焦虑,到底要不要用戏剧去养活家庭?无数次想要放弃,但又无数次坚持下来了。我想,戏剧是我会一直坚持的。”未来,刘子源想要尝试音乐剧,“我希望深圳观众能看到和了解到更多的戏剧形式,通过戏剧去享受生活,更好地感受深圳。”(深圳商报记者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