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8-23
盛世兴文,任重道远。今日,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将在五洲宾馆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深圳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不断开创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新局面的背景下召开的,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回顾近6年深圳文艺发展的历程,可谓百花齐放竞溢香。第七次文代会的召开,则预示着深圳文艺发展掀开新的篇章。
文艺精品唱响时代主旋律
“精品、精品、还是精品”,“用作品说话”,“让文艺精品创造力更强”,一直是市宣传文化部门和市文联文艺工作的核心要义。6年来,以文学工程、音乐工程、影视工程、美术工程为龙头,各艺术门类创造力迸发,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深圳文学创作收获不断。深圳作家、作者保持每年出版近100部文学书籍的旺盛势头,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比翼双飞,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深圳音乐创造了主旋律题材与流行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的范例,引领全国潮流,深圳原创歌曲唱响大江南北。音乐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人文颂》以融通中外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深圳影视持续发力,在第28届电视剧“飞天奖”评比中,电视剧《兵峰》获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深圳戏剧也创造了新成绩,由深圳市文联、市戏剧家协会出品,庞贝编剧的舞台剧《庄先生》至2015年底完成全国巡演50场,并于2016年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连演25场,代表深圳原创戏剧开始迈上国际舞台。
深圳舞蹈活力绽放。2011年,来自深圳的舞者——福永民工街舞团表演的大型街舞《咱们工人有力量》,在“我最喜爱的2011年春晚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中,荣获特别节目类一等奖。
深圳美术界厚积薄发,在文化部主办的第10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中,深圳选送的作品共有17幅作品入选。在第12届全国美展中,深圳画家作品获得大面积丰收,共有56件作品入选,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别。
深圳书法界在承继传统中创新,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在全国第10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上海展区)中,共有16名作者入展。深圳书法家以多样的风格、纯熟的技艺形成了实力派书法群体。
深圳摄影作品在历届国展、省展成绩中名列广东省前茅,体现了摄影创作的高水平。2013年,深圳摄影家有11幅作品入选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在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魏玉明的摄影作品《欢庆》获金质收藏奖。在深圳摄影家的镜头下,深圳题材始终是最大的特色,为深圳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影像图谱。
在深圳曲艺家的努力下,北方曲艺之花在南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深圳特有的曲艺现象。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以深圳沙头角中英街为题材,大型曲艺情景剧《两个警察一条街》成功上演,成为深圳曲艺创作的一个创新尝试。
深圳杂技、魔术较早在文化市场上经历磨砺,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积极打造精品。福永杂技艺术团屡创佳绩,《蹬人空竹》荣获第31届法国巴黎明日世界杂技大赛金奖。
深圳民间文艺家将传承、保护、开拓、创新民间文化作为己任,做了大量创造性工作,一批充满民俗风情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和民俗学者精彩亮相。
深圳市评论家协会广大会员潜心学术研究,出版了一批有分量的文艺理论成果,一批作者在省内外各种文艺评奖中获奖;在不少学科领域具有学术优势,如都市文学、印度文学、传统和实验水墨批评、雕塑史、音乐教学等,在全国取得一定的话语地位。
深圳文艺精品多以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和厚实朴素的人文情怀见长,重点反映火热生活,描绘时代风云,传递人民心声。在全国文艺大舞台上,突出了“全球视野、国家立场、深圳表达”,凝聚着深圳文艺创作春华秋实的辛勤和甘甜,展现出文艺队伍的阵容、水平和风貌。
文艺品牌提升城市软实力
品牌活动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标识。深圳文艺品牌活动既有一年一度的老牌项目,又有久经酝酿出炉的崭新项目,每个品牌活动都具有独特的定位与高品质。各项活动都洋溢着创新性、创造性、创意性,众多文艺品牌在长期不懈的打造中渐臻成熟。
文学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开始涌现一批批作家,已形成一条老、中、青数代同堂的“文学链”。移民文学、新都市文学、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等,都是这条“文学链”上晶莹的珍珠。戏剧艺术在创新与推广上均有新的突破,体现开放、生动、现代的剧场美学理念,从“创意剧场”到“第一朗读者”,致力先锋实验与深入民众。深圳的影视剧制作主体多元,作品题材丰富,在国内呈崛起之势。深圳主旋律歌曲唱响大江南北,展现原创音乐的雄厚力量;音乐工程的实施,催生更多具有深圳特色的音乐作品;“鹏城歌飞扬”深圳原创歌曲评选佳作不断。“深圳舞蹈大赛——创意舞比赛”历经8届,孕育了一批优秀作品;坚持了15年的“WDC世界杯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已具有国际影响力。
深圳美术形成新生态,既有高品位的美术文化创作活动,如常设性国际性、全国性艺术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暨深圳水墨论坛”等,也有每年数十项的展览、讲座,向市民敞开了美术的大门。“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深圳创意书法展”已成为书法界品牌活动,形成了实力派书法群体。摄影艺术创作不断升温,“深圳摄影作品年度展”、“吾城吾乡——深圳纪实摄影展”、“美丽深圳摄影大赛”等品牌活动为培养和挖掘本土人才提供平台。曲艺艺术呈现后来居上之势,“新人新作曲艺大赛”、“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分别成功举办8届和3届,推出一批新作,培育一批新人。杂技魔术从市场的摸爬滚打中致力打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艺术精品。以“客家文化节”为平台,民间文艺勃发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文艺评论致力研究深圳文学前沿现象,创新文艺理论,“移民文学”、“打工文学”、“新都市文学”、“青春文学与阳光写作”等理论口号都引起了反响。
多年来,深圳各艺术门类的品牌活动气象万千,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充满积极向上的朝气,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深圳文艺家富有家国情怀,感知新生活、感恩新时代的情感特别深厚。一部部精品佳作,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辉煌的成就;一场场精彩活动,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对改革开放的深情礼赞。(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