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8-04
拥有70年历史的爱丁堡国际艺穗节,在八月如期而至。
今年8月6—9日,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打造的“深圳文化周”单元将首次亮相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改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粤剧《夫人计》、“中国新城·深圳新声”跨界专场音乐会将先后登台,展现深圳的原创艺术力量,助推深圳文化走出去。
上述两部深圳原创作品同时还被纳入2017爱丁堡艺穗节“聚焦中国”板块。这是中国艺术团队首次以国家整体板块亮相爱丁堡艺穗节,由文化部统筹国内7组顶尖艺术团队代表中国在国际舞台发声,其中深圳独占2席,将与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罗刹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惊梦》、陕西大剧院的《影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因为爱》等国家级院团作品共同代表中国献艺。
首次以国家整体板块亮相爱丁堡
爱丁堡艺术节创立于1947年,为世界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分为国际艺术节、国际艺穗节等板块,每年八月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举行,所邀请的参展对象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各领域中的顶尖人士以及深具潜力的新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节之一,对推动全球剧场艺术蓬勃发展功不可没。
一直以来,我国文艺团组努力多年但仅有少量团组参加艺穗节演出。今年,文化部牵头中国国家话剧院等7个中国艺术团队,首次以国家整体板块亮相艺穗节。
深圳参演剧目包括由深圳宝安粤剧粤曲协会及卓佩丽工作室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全新演绎的《夫人计》,以及由深圳合纵艺术团打造、以发源于英国的现代流行音乐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中国新城·深圳新声”跨界专场音乐会。
除两场专场演出外,“深圳文化周”还将举办“智造深圳”创新企业推介会以及多场中英艺术家文化交流延伸活动。8月7日,市文体旅游局将联合宝安区政府,在爱丁堡举行活动开幕式。
粤剧《夫人计》演绎西方经典悲剧
四百年前,莎士比亚以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巧妙的艺术构思创作出经典悲剧《麦克白》,对麦克白及其夫人内心挣扎的精当刻画是最精彩之处。
为了在爱丁堡艺穗节的舞台呈现中国传统戏曲特色,同时让中西方的舞台艺术得到交流,卓佩丽艺术工作室与深圳市宝安区粤剧粤曲协会,联手全国一流粤剧编导、音乐、舞美人才,以中国戏曲的形式对英国戏剧《麦克白》进行改编移植。
在艺术创作上,《夫人计》尽量保留了莎士比亚原剧的精粹和主要情节,并进行中国戏曲化改造;在结构上则将麦克白夫人设为第一主人公,着力塑造一个文武兼备、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艺术形象。出演麦克白夫人的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奖”得主、粤剧艺术传承人卓佩丽,她能文能武、激情充沛、善于刻画人物性格。
剧中的船舞、手舞、踢枪、下场花、走边、起霸、大架等桥段,无不展示了戏曲丰富的表演程式;全新创作的中心唱段,则层层揭开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有如西方歌剧的“咏叹调”。主创团队表示,《夫人计》具有跨越时代的警示作用,提醒着人们要保持清醒的理智和纯洁的本心。
该戏将于8月7—8日在爱丁堡新城剧场(New Town Theatre)上演两场。8月9日,卓佩丽还将举行“粤聚中英”粤剧戏迷分享会,将粤剧及中国传统文化推广给英国观众。
新民乐与流行跨界呈现“深圳新声”
由合纵新声艺术团带来的“中国新城·深圳新声”跨界专场音乐会将于8月6—7日在爱丁堡翡翠剧场上演。方锦龙、小雨乐队、蓝兰、李能贵、方颂评等音乐人将呈现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民乐和跨界流行乐作品。
音乐会分为“墨属旋韵”“彝呐神雏”“逆朔流音”“谣颂越境”“异域友邦”5个章节,将在一曲舒展悠扬的《古风铃》中拉开帷幕。随后,少数民族特色歌曲、电子音乐等多种曲风的演出,将以多元化的艺术特色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福田区引进的文化名人方锦龙是享誉海内外的民乐大师、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此次将带去极具传统意味又不失现代风貌的全新改编作品《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以更接近现代音乐语言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民乐的精髓。最后,全体艺术家将唱响全新改编的爱丁堡民谣《Ride On》。
2015年9月,深圳-爱丁堡国际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在爱丁堡利斯创意中枢成立,包括合纵文化集团在内的8家深圳企业入驻,开始与爱丁堡展开深度合作和文化交流。此次“深圳文化周”登陆爱丁堡艺穗节,则是深圳文化登陆英伦的一次重要尝试。(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孟 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