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8-21
37年前,一卷中华民族改革图强、开放图盛的瑰丽画轴在深圳经济特区落下如椽巨笔,绘制出一卷气贯意连,云涌风动,移山填海,气象万千的浩瀚大赋。在这卷丰赡壮阔的传世史诗中,最柔美的色彩是那一抹如春的绿色—深圳文学艺术之林。
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文艺事业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深圳市文联团结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与创业者同行,在这片沸腾的热土上挖掘文学艺术的甘泉,用智慧与激情、心血与汗水、耕耘与播种,建构出一幅独具风采的文艺版图。
因为有了文明和文化的流动和绵延,人类便有了历史;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创造,深圳文艺便有了雄厚的积淀和无限发展的可能。8月23日,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在这个总结与前瞻的时刻,让我们一同回顾自深圳第六次文代会以来6年文艺发展的历程,以满腔的热忱描绘未来5年文艺事业的发展蓝图。
文艺精品唱响时代主旋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中华民族复兴之旅驶入新航程之际,深圳文艺界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突出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深圳风格、中国气派、国际视野的文艺精品。
由党中央倡导、中宣部组织实施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是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推动文艺队伍建设的人才培养工程,也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品牌。2012年,在中宣部第12届“五个一工程”评奖中,歌曲《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电视剧《兵峰》、动画片《熊出没》等4部作品获奖;在广东省第8届“五个一工程”评奖中,深圳原创文艺作品共获6大类、18个奖项,占全部获奖作品的五分之一,在全省各城市及各报送单位中获奖数量名列第一。2014年,在中宣部第13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深圳7部作品榜上有名,其中由深圳报送的有5部作品:歌曲《放飞梦想》、电视剧《有你才幸福》、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全民目击》、广播剧《疍家小渔村》,由深圳人创作、其他单位报送的有2部作品:广播剧《我有一片阳光》、歌曲《天耀中华》,获奖数居全省第一。在广东省第9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深圳共有16部作品获奖。今年,又有14部作品获广东省第10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这些成果,不仅代表着获奖者在艺术高峰、在事业追求、在理想实践方面的荣誉,更代表着城市品格、城市荣誉、城市文化的希望和实力。
“精品、精品、还是精品”,“用作品说话”,“让文艺精品创造力更强”,一直是市宣传文化部门和市文联文艺工作的核心要义。6年来,以文学工程、音乐工程、影视工程、美术工程为龙头,各艺术门类创造力竞相迸发,在各个艺术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深圳文学创作收获不菲,邓一光的长篇小说《我是我的神》入围茅盾文学奖十强、获得第2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杨争光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获人民文学奖等多个奖项,陈诗哥童话作品《风居住的街道》获第9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张亚丽作品《京城的告密》获老舍散文奖,南翔、盛可以、蔡东等人的作品入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等。深圳作家、作者保持每年出版近100部文学书籍的旺盛势头,小说创作长篇、中短篇齐发,诗歌创作新诗和旧体诗各有特色,散文创作质量和数量都有提升,儿童文学强劲崛起,报告文学多维度聚焦社会热点,网络文学阵容强大,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比翼双飞,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
深圳音乐创造了主旋律题材与流行音乐元素完美融合的范例,引领全国潮流。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党的十八大、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等喜事、盛事、大事不断,深圳一如既往发挥主旋律创作的优势,谱写出激情四溢的音符。由李维福作词、印青作曲的《走向复兴》,唐跃生作词、姚峰作曲的《迎风飘扬的旗》被评为“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全国十佳歌曲;《我们的信念》等7首歌曲在“领航中国—中央电视台喜迎党的十八大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上集中展示,体现了深圳以主旋律歌曲艺术地表达对国家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中国梦”为主题;推出了《放飞梦想》《中国之梦》《梦想星光》《梦中国》《梦就是方向》《最美是你》《水墨岭南》《美丽中国》等一批优秀歌曲,深圳原创歌曲唱响大江南北。音乐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人文颂》以融通中外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体现了深圳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歌曲《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放飞梦想》和音乐家姚峰、唐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