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评选深圳喜获大丰收 “文艺深军”唱响正能量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08-17

在刚刚揭晓的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工作中,深圳文艺界喜迎大丰收,共有14件作品获奖,在历届全国、省“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屡创佳绩的基础上,此次获奖成绩尤为显著。

近年来,深圳文艺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为具体抓手,用切实的文艺工作成绩,为深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丰沃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出姹紫嫣红的文艺精品,而“深圳原创”也成为了文化深圳的又一金字招牌。

主旋律作品引领社会风潮

作为文艺精品生产的最重要龙头,“五个一工程”引领着深圳文艺创作的方向,也带动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近年来,深圳坚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进行精品创作,“文学工程”、“音乐工程”、“影视工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不断推动文艺精品力作的出现。而这正来自于深圳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以及不断推进的文化创新事业。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的要求,坚持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根本大计,自觉主动地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实施。让高度的文化自觉成为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高效运转的风向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海指出,深圳文艺精品近期屡屡获奖,得益于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市委出台《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市文艺精品生产的支持、扶持打造的力度,从政策上,从基金上,从引导和调动全市各方资源进行配置整合上给以了推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靠前指挥,精准策划,多次深入工作一线,对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从总体上给予了有力引领和悉心指导,充分调动各项扶持保障机制,并不断完善创新,提升水平。全社会不断深化共识,凝心聚力,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形成齐抓并进的态势。

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一套富有深圳特色的文艺创作机制,不断推动文艺作品唱响主旋律,引领社会风潮。事实上,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已成为“深圳原创”的独特标签。

深圳艺术家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对国家,对时代的深刻情怀。报告文学作家杨黎光的作品《大国商帮》是此次“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之一。他的作品一直延续着自己追寻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作为深圳作家的他,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写作来记录中国现代化的脚印。

反映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儿童影片《鹰笛·雪莲》获评此次省“五个一工程”奖,这部影片2015年全国公映,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参展并获奖,也让国际社会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制片人王明生表示:“拍儿童片总会让我心怀希望,希望有好的剧本和故事,希望孩子们看了之后开心并能帮助引领孩子们形成积极人生的进取态度。”

深圳特色文艺创作机制展现勃勃生机

发动社会的参与,相信市场的力量,让深圳的文艺创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此次本市获奖作品中,民营影视机构成为了主力军。包括华强方特动漫的《熊出没·奇幻空间》,深圳前海泰东文化传媒的《鹰笛·雪莲》,深圳市新原野娱乐传播有限公司的《好大一个家》《你是我的眼》,环球数码的《聪明的顺溜》,方块动漫的《正义红师》,华派影业(深圳)有限公司的《水滴之梦》,深圳铁色高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的《决不姑息》等。

这正体现了由主管部门统筹策划、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富有深圳特色的文艺创作机制。

今年大年初一,由华强方特出品的《熊出没·奇幻空间》全国上映,受到观众热捧,最终拿下5.23亿总票房,在强手如云的春节档脱颖而出,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熊出没·奇幻空间》制片人、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尚琳琳表示,在深受欢迎的《熊出没》系列作品的基础上,《熊出没·奇幻空间》无论是故事创意还是制作水平,都有巨大的创新、提升和飞跃。同时,影片特别突出崇尚自然、陪伴和友爱等正能量的理念,彰显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而著名制片人郑凯南此次有《好大一个家》《你是我的眼》两部作品获奖。她表示,这两部剧其实都是收视率非常高的都市商业剧,能够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剧里传递出了乐观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商业影视作品也要有文化含量和道德底线,电视小荧幕也可以建设大的精神家园。”

完善保障激励出优秀原创作品

在深圳,全面覆盖的资金保障是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高效运转的孵化器。深圳先后设立了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用以鼓励和资助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艺术评审委员会会对扶持作品进行严谨的题材评估和市场前景调研,严把艺术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质量关。

如今,深圳已逐步建成了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前期扶持、中期管理、后期奖励的资金保障机制,形成了公共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全覆盖、文艺创作全过程、扶持对象不设限的立体式资金保障模式,形成了公共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全覆盖、面向公平透明开放的资金扶持渠道,促进了我市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持续繁荣。

郑凯南也特别提到了深圳市对她作品的扶持。“这次获奖的两部作品都得到了市里的相关扶持,深圳在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从剧本创作、制作宣传、播出后的扶持和奖励都有明文规定。”与郑凯南一样,此次获奖的不少制作人也提到,他们的作品正是得到了各项资金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出品。

在获奖者们看来,深圳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方面的扶持政策较为完善,鼓励和吸引广大文艺工作者参与精品创作。据了解,深圳先后启动“文学创作工程”“音乐工程”和“影视工程”,并出台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其配套政策。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更促进文艺精品生产、品牌活动开展及文艺事业各项工作的繁荣,不断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