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圳学者探讨文艺评论创新发展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7-11-21

11月6日,吴俊忠教授“花萼书系”出版暨深圳市文艺评论创新专题座谈会在深圳大学举行。深圳市文联(创研部、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和文化产业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新时代深圳文艺评论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深圳大学吴俊忠教授结合自己从俄苏文学研究跨界到文学鉴赏研究和深圳文化研究的治学经历和评论思路,指出深圳文艺评论创新应该积极做到“四个跟踪”,即:跟踪文艺现象、跟踪知名作家、跟踪优秀作品、跟踪社会反响。他强调,深圳为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改革创新是深圳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深圳文化创新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发挥了先锋和导向作用。深圳革新和创建了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新型文化体制,逐步形成了把传统文化、移民文化、本土文化以及党和政府倡导的主流文化融汇一体的新的观念文化体系,在客观上担当了新世纪我国新文化模式的试验角色。

深圳市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周思明提到,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是文艺的两架马车,缺一不可。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深圳文艺评论要实现创新,最重要、最切实的还不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而是要在格局、力度、影响上创新,改变一直以来深圳文艺评论相对松散模糊的外界印象。他认为,深圳要进一步加强文艺批评工作,一是推进文艺评论人才队伍精神,发挥评论家们的积极性,创设更多更好的文艺环境,使之发出更强更大的深圳声音;二是与市、省、国家级等媒体刊物协调,开辟深圳文艺评论的宣传阵地,继续推出一批深圳文艺评论丛书;三是评选年度优秀深圳文艺评论家。

宝安文艺评论家学会主席唐小林是一名新锐的草根评论家,近年来以其独立评判的批评姿态、充满性情的批评文字、敢于挑战名家的勇气,突破了学院派的文艺评论模式,在国内文学评论界崭露头角,广为文坛瞩目。他强调,深圳文艺评论创新要求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刻思考,写出特色。

会上,景海峰、陈继会、郁龙余等20多名专家学者还就吴俊忠教授新近出版的“花萼书系”(《跨界与超越——文化研究的三维呈现》《读书与思道——阅读的文化选择》《哲学与浪漫》《生活的智慧——社会文化九讲》),回顾其学术生涯,总结其学术成就,分析其治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