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深秋,我们再次吹响文学集结号 ——第六届深圳文学季述评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9-10-29

▲第六届深圳文学季

时值深秋,天气变凉。然而在深圳,文学的氛围却不随天气变化而变冷,反而像这里的阳光,显得热气蒸腾——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深圳报告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沿记录》新书发布会暨第六届深圳文学季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云平台举行。作为一项创新性、常设性、综合性城市文化品牌活动,深圳文学季旨在推动深圳文学创作、鉴赏、普及与推广,至今已连续开展五届。第六届深圳文学季将围绕“构筑新时代深圳文学新高地”这一主题,聚焦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集结最优质的文学原创力量,陆续举办多项重大文学活动,以文学的形式展示特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深圳故事。同时,加强市区联动、实现全市覆盖,10个区作家协会将集中开展10多项文学活动,再次开启一座“文学之城”的“文学时间”。来自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嘉宾以及深圳市各区的近300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共襄盛会,共同见证这场属于深圳人的文学嘉年华的开启。

▲《深圳报告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沿记录》

《深圳报告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沿记录》一书的发布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该书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两个重大主题作为创作的立足点,围绕深圳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若干重点领域的主要成就和亮点,杨黎光、李春雷、李朝全、彭名燕等12位作家从文学的角度,定点采写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报告文学作品,及时、生动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事迹,旨在向新中国70华诞、深圳建市40周年献礼。据悉,明年和后年,还将继续推出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第三辑、第四辑《深圳报告》。近年来,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文学艺术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文学工作者,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组织策划系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文学活动,积极构建深圳文学新平台、培育深圳文学新生态、开创深圳文学新境界、构筑深圳文学新高地,不断推动深圳文学出精品、出人才。

▲第六届深圳文学季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云平台举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文学季系列活动,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活动有利于深圳搭建更高的文学平台,构筑文学高地。他相信随着深圳文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改善,文学创作会迎来一个丰硕的成果。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浓墨重彩地描绘,特别是赋予深圳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预示着深圳的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事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学业绩。深圳作家队伍阵容鼎盛,人才辈出,在深中国作协会员居全省之冠,省市作协会员列全省前茅;青年作家群、城市作家群、网络作家群等集中亮相,迅速崛起;邓一光、杨黎光等作家佳作迭出,吴君、蔡东、陈再见等一批中青年作家以及周思明、唐小林、于爱成等中青年文艺批评家在国内文坛持续发力,使深圳文学成为广东文学的第一方阵,在全国的文学版图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天活动上,还举行了第十届深圳青年文学奖颁奖、第六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仪式、首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颁奖暨第二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启动仪式,以及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题为“时代戏剧与文学审美”的专题讲座。

▲第六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仪式现场

青年强,则文学强。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崛起一批中坚文学力量,青年作家群成为深圳文学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怀揣一个个火热的文学梦想。活动上,一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的青年作家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短篇小说集《人间盐粒》的作者毕亮说:“正是差异性的存在,形成了深圳文学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这些年,生活在深圳,我是一个参与者,也是一个旁观者,这一片热气腾腾的场域,成了我写作的背景和底色。作为第六届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签约作家的一分子,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实现个人写作路径的突破,写出深刻彰显深圳人精神风貌的好作品,为传承和发扬深圳精神贡献力量”。陈再见的短篇小说集《仝身》,则计划以四个中篇小说组成,均以粤东地方风俗作为写作素材,不过不拘于某个地域,而是打通城市与乡镇的隔阂,以旧风俗为隐喻,书写现代城乡融合与裂变的新主题。陈再见激情洋溢地表示:“我来深圳十五年了,一直生活在西乡,深圳活跃的文学氛围不时激励着我继续写作,至今已经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发表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著作六本,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深圳文学环境的滋养”。儿童文学作家吴依薇的长篇儿童小说《二十二张汇款单》,亦获第六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她坦言:“深圳的文学创作土壤和环境非常好,市作协通过多种形式激励作家们实践创作,团结了作家群体,极大激发作家们你追我赶的创作激情。勤勉的深圳作家群体也是深圳拓荒牛的缩影,深圳有能力创造出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文学高峰。

▲首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举行颁奖仪式

阿菩的作品《大清首富》获首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最人气奖”。在活动上,他也发言道:““我所钟情的创作题材是神话领域,然后又进入历史领域,未来我会更倾向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以及现实主义题材。同时,在地域选取上,我的描写对象会更多地聚焦在大湾区,比如我这次获奖的作品以十三行为书写对象的《大清首富》。接下来,我希望把大湾区与海上丝绸之路结合起来,碰撞出更加丰富精彩的故事。如果说以前的大湾区网络文学是创造出了一个高原,那么在未来,我们将有机会在大湾区网络文学领域看到若干座高峰的诞生”。阮雪芳的诗歌集《在记忆的树冠上》获第十届深圳青年文学奖。她说:“青年文学奖体现了深圳多元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广博容纳的人文情怀。深圳既有引领时代的宏阔气量,又有楔入生活肋骨的感人细节。无论是最前沿的,还是最生活的,都一样焕发出深圳人拼搏和创新的精神,一样传递出时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息追求,所有这些形成了深圳独特的魅力。这些流动的、鲜活的、日新月异的生活情景,无时不刻在冲击着我,撼动着我。‘妙万物而为言,启时代而为书‘,我愿意以刚健的精神继续努力,写出配得上这座伟岸城市、这个伟大时代的文学作品”。获第十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的郝周是长篇小说《黑仔星》的作者,他介绍说:“我的作品写的是深圳本土英雄刘黑仔的故事,我也是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写作者,可谓是深圳人写深圳故事,并把它推向全国。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关注作品,深入宣传黑仔英雄,讲好岭南故事”。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举行专题讲座

作为深圳第六届文学季特邀的重量级嘉宾,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做了题为“时代戏剧与文学审美”的讲座,这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讲座中,陈彦与在座的深圳作家们分享自己的从文之路,谈论文学与戏剧之间的紧密关系。他坦陈,作家只有深入生活,触摸生活的根底,才能在作品中写出神韵。他建议在座作家多做生活阅读和文学阅读,为写作助力。第六届深圳文学季在一片火热、激情、浪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她再次吹响了深圳文学的集结号,鼓舞深圳作家和文学写作者们勠力同心,携手并肩,向着文学的高原和高峰开启新的奋进征程。

【作者简介】周思明,在近30年文艺批评实践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艺评论》《中国文学批评》《南方文坛》《名作欣赏》《扬子江评论》《长江文艺评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报刊发表和被转载批评文章多达900多篇,出版文艺批评专著3部,获国家省市文艺评论奖和作品奖多次,在当代文艺批评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周思明不仅长期关注和跟踪深圳文艺发展,也关注和跟踪整个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并发出独具个性的批评声音。此次登上《文学自由谈》封面之前,他还被选为《艺术广角》“今日批评家”称号。

(深圳商报记者韩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