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24-06-28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不仅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培育出繁花硕果的“文艺之林”。
近年来,深圳市文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文联、省文联、市委宣传部有力指导下,坚持上下联动、打通边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团结引导全市文艺界踔厉奋发、砥砺前行,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发挥深圳在人文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注入精神动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深圳力量。
高擎思想旗帜
推动文艺界始终遵循正确方向前进
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全市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暨市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等,在各类培训安排思想政治课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全市文艺界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完善协会社团党建。推动直属文艺家协会在章程上加入加强协会党建工作的条款,向直属文艺家协会派驻党建工作联络员,进一步加强协会党建。推动市文联主管社会组织设立党组织。发挥文艺教化作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800余场次,并以文艺志愿服务赋能“一对一”挂点联系的盐田街道发展,文艺志愿服务项目2次获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表彰,文艺名家驻校计划在2023年被列入“深圳关爱未成年人十大实事”。
加强引导扶持
推动优秀作品竞相涌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加大精品创作的组织扶持力度,努力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比如小说《月光下》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舞蹈《静听松风》《停留片刻》分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现代舞奖第一名,《梦龘鹤湖》《争光》刚刚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深圳贡献。加强重大主题引导。紧扣重大节庆和时间节点,聚焦中心工作,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主题文学、歌曲等作品,举办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主题作品展。坚持市区联动。将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市区两级文联共同的中心工作,整合全市优秀人才,联合创作精品。比如,市文联与罗湖区共同创作油画《东江纵队平湖站激战伪军大捷》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实施创作扶持。实施都市题材精品文学扶持、本土戏剧扶持计划等扶持项目,为创作者潜心创作提供大力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坚持17年之久,扶持10批216部文学作品出版面世。加强宣传评论。实施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工程,举办作品研讨宣传推广活动30余场,在媒体专题宣传和发表评论6000余次,对舞剧《咏春》等优秀作品予以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
构建活动品牌
推动城市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既搭建了发现人才、推出精品的高端平台,又提升了深圳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制定引进和创办并重的品牌战略。引进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等成熟品牌活动,打造深圳国际摄影大展、深圳国际魔术节等品牌,推动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升级为国家级品牌活动,使更多高端活动落地深圳、扎根湾区。形成门类齐全的品牌矩阵。链接整合国家、省、市、区四级资源,开展40余项常设性文艺品牌活动,丰富深圳精神文化生活,涵养城市艺术精神。构筑有影响力的品牌高地。持续办好“深圳十月音乐汇”“深圳书法篆刻创作年度展”“深圳民间文化周”等市级常设性品牌活动,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深圳市文联参与举办国家级常设性品牌活动多达16项,位于全国前列,提升了深圳文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传播力。比如,中国美协、市文联和龙华区共同主办的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画展览和文化品牌,受到国外美术家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誉。
壮大文艺队伍
推动各领域人才积极投身特区文艺事业
加大挖掘支持力度。组织实施深圳青年文学奖、戏曲名师传承计划、曲艺精品扶持计划等项目,注重发现和培养深圳本土人才。比如,连续实施6期深圳舞蹈英才计划,培养近40名青年编导,得到权威专家高度肯定。加大职称评审力度。组建深圳市文艺创作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顺利完成首次文学创作专业、摄影(摄像)专业职称评审,激发深圳新文艺群体创新创造活力。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文艺家能力建设提升、文艺赋能高质量发展研修、“文艺两新”研修班等培训,邀请知名艺术家授课指导,帮助深圳文艺工作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近年来组织1000余人次参加培训。加大艺德艺风建设力度。召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成立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持续推进文艺领域行风建设。当前,我市已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文艺人才队伍。市文联直属13个文艺家协会会员达10758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113人。全市各区文艺家协会会员超2万人。此外,在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村、鳌湖艺术村等地,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传媒、旅游会展等许多行业,聚集了众多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比如,在市文联精心培养下,大芬油画村现有中国美协会员50名、省级美协会员92名、职业画家400余名,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美术人才集群,为打造大芬油画产业基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产业科技赋能
推动文艺迈向更广阔天地
支持“一展会一论坛”高质量发展。全力参与打造文博会和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让更多深圳优秀作品和人才在两大国家级文化盛会登台亮相、出圈出彩。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地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打造大芬油画产业基地、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推荐大芬油画村建立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携手打造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等高端品牌,为文化产业注入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支持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重要文艺活动以“线下举办+线上展示”模式举办,拓宽文艺发展新空间。积极推进数字文联建设,打造市文联会员服务平台和“云端赏艺”专栏,线上推出文艺大讲堂和文艺精品展览展演,方便人民群众走近文艺、了解文艺、欣赏文艺。
促进交流互鉴
推动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作用充分彰显
深港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连续举办深港都市水墨画作品交流展、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周等常设性品牌活动,共同建设人文湾区。和香港文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友好交流互访,共同创办首届深港青少年舞蹈展演。深港文艺界共同创作的舞蹈《静听松风》喜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并获得广东省文艺精品奖励激励扶持资金,成为深港文艺精诚合作的生动实践。文化润疆工程取得新进展。与新疆文联签署合作协议,制定文化润疆三年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创新工作载体,组织深圳文艺家赴新疆及喀什开展调研和采风创作,举办深圳·喀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交流展,在喀什市举办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历届精品展和第六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喀什巡展。文化润疆工作经验被中国文联工作通讯刊发推广。对外文化交流打开新局面。筹办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分展区,推动港澳台、海外华人美术创作更加繁荣,用美术精品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赴巴拿马举办版画作品展,赴南非和法属留尼汪举办摄影作品展。与深圳市委外办共同策划面向深圳市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深圳故事。
加强自身建设
推动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进一步巩固
着力增强市文联履职能力。加快深圳文学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努力建设成为深圳重要文化空间和艺教融合精彩典范。市文联协会综合工作部升级为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整合组建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进一步充实市文联专业服务和创作力量。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四强”党支部创建,建设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精通文艺工作的文联干部队伍。着力发挥市级文艺家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成立深圳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健全我市文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市文联直属文艺家协会增至13家。加强市文联直属文艺家协会履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团结、联络、服务文艺工作者的工作水平。着力促进基层文联协会发展。大力推动我市行政区文联全覆盖,推动中兴通讯成立文联。支持指导各区文联在条件成熟的领域成立文艺家协会,各区文艺家协会已达100家。召开市区文联主席联席会议,联合举办活动和开展创作项目,加强对各区文联工作的指导,形成全市文联工作“一盘棋”的生动局面。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为深圳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深圳市文联将团结引领全市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当新时代新文化的先锋,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