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文艺资源

“劳动者之光:打工文学40年回顾展”
在深开展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24-10-28

  10月16日,由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办,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承办的“劳动者之光:打工文学40年回顾展”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正式开展。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4月30日。

  现场还举行了“打工文学的历程、价值与未来展望”的专家交流会,与会专家、学者畅谈了“打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打工文学”为当代文学提供了独特的城市经验

  “打工文学”发源于深圳,是劳动者创造的文化品牌,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本次展览通过大量的文献、图片、音像资料,以历史事件为脉络,重要事件为节点,追溯自1984年以来打工文学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打工文学”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向所有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致敬。

  开展仪式现场,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明军对宝安的劳务工文化进行回顾,对“打工文学”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深圳文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微信图片_20241028122658.jpg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在致辞中表示,“打工文学”为当代文学提供了独特的城市经验,应对打工文学在深圳的发展更加重视。

  现场举行了捐赠仪式。“打工文学”首倡研究者、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杨宏海向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捐赠百余件“打工文学”见证物,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明军接受捐赠。

  在展览筹备过程中,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见证物,收到了许多热心人士慷慨捐赠。为了对这些热心捐赠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主办方为杨宏海、谢湘南、朱熳青等捐赠代表人颁发了收藏证书。

专家共论“打工文学”的价值与未来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打工文学的历程、价值与未来展望”的专家交流会,由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杨宏海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打工文学”的价值、类型、本土发展和在海外传播情况等多种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杨表示,讲述“打工文学”与深圳这座中国最早和最大的“打工城市”的关系,已成为文学史家的责任和使命。

  汉学家、莱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授柯雷介绍,近年来“打工诗歌”在国外引起了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的广泛关注,建议应更加注重打工诗歌翻译和传播。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柳冬妩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打工文学”的认知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研究员从本土打工作家黄秀萍小说创作的研究出发,探讨深圳打工文学的孕育与发展。

  吴小攀、周思明、秦锦屏、赵目珍、谢端平、谢湘南、宋丹等打工文学领域的研究学者、作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个人观点。专家们一致认为,打工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反映了打工者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它以其真实性和多样性,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心灵史”,为中国文学的多元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展仪式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劳动者之光:打工文学40年回顾展”。

微信图片_202410281226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