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用水墨诠释都市美学
任四四创作分享会举行

来源:深圳画院
时间:2025-03-19

图片

  3月10日下午,“金湖一街36号·文艺讲座”第17期在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会议室举行,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策划推广部主任、青年艺术家任四四以“水墨的呼吸”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对水墨画的理解和创作体会。

图片

任四四主讲

  讲座开始,任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12件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思考,并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观察中,阐述了作品创作背后的动机。比如他在创作《无象》《都市万花筒》水墨作品时,对像素马赛克的理解和屏幕的影响,使得作品中存在歧义,如重叠的图像和屏幕的误读。另外,他在画面抽象构成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包括使用方块墨点和圆点进行叠加。他在创作深圳题材的作品过程中,逐渐探索了新的创作形式。此外,他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强调了笔墨的独特性与文化土壤的关系,并探讨了都市文化空间生成新的语言的可能性。

图片

戴耘主持

  在第二部分分享中,任老师从水墨的材料性、水墨的品质、笔墨观、水墨的书写性与时间性五个方面进行展开,探讨了水墨材料特性,宣纸的渗透性与毛笔弹性对笔墨表现的关键作用;强调传统书画修炼对作品品质的塑造,指出水墨训练在快节奏时代对心性修养的特殊价值;深入解析水墨书写性特质,认为其线条书写、时空叠加与西方现当代艺术存在的相通性。任四四提出"水墨的呼吸"的观点,通过宣纸与笔墨的互动形成独特的呼吸韵律,将水墨视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载体。

图片

讲座现场

  任四四总结,水墨画是由微小的生命意象生成的有机生命体,是一门活在当下的艺术。讲座同步呈现了其对不同题材的创新探索,以及在书法、都市、山水创作等领域的实践思考。

图片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发言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表示任四四“水墨呼吸”这个命题蕴含着多层次的哲学意蕴和时代特征,体现了传统艺术语言在当代语境下的转化与新生。"呼吸"作为生命存在的原始节律,暗合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的美学基因。作为深圳新一代水墨实践者,任四四勤于创作,特别是近几年进修于国家画院方向工作室,无论从技法和画面传达出的艺术主张都有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识别性较强个人的语言。

图片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郝强发言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郝强表示任老师此次讲座以水墨的形式来解读他对艺术的认知,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一种借鉴和启发。水墨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我们艺术家在创作当中运用的我们本土语言,我们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对社会、对人文、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一种表达。所以我觉得水墨的实验研究应更多的运用于我们的艺术创作中。

图片

讲座现场

图片

部分出席嘉宾发言

  此外,主持人戴耘,古秀玲、郭延容、贺海峰、李炯、侯岩、黄雪莹、苗瀚文、林淼等与会嘉宾也围绕任四四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图片

嘉宾合影

  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主任吴君,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副主任杨晓洋、郝强,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美术创作部主任方晓龙,在职创作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以及本市的艺术从业者、艺术爱好者近五十人出席了活动现场。活动由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公共艺术部主任戴耘主持。

主讲人水墨画作品

图片

云从海上来2401 180×97cm 纸本水墨  2024

图片

听海2403 180×97cm×3 纸本水墨 2024

图片

行走的都市 180×97cm 纸本水墨 2022

图片

平行空间 180×97cm 纸本水墨 2022

图片

乔治的玩具 68×68cm 纸本水墨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