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时间:2015-11-25
8月22日下午2点30分,深圳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第一朗读者”【第四季】总第36期“词语的远航”在众多普通市民的见证下如约起航。一片片洁白如雪的棉絮,一串串缤纷起舞的泡泡,一个个戴着面具的时尚男女穿梭其中——“时间是永恒的动词,正如你一旦开始/你就得披上这件外衣,戴上这面具,随时准备摘下”,主题诗人周瓒朗读起自己的诗歌……
诗人颁奖
周瓒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译者、编剧、文学研究者,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她做过“第一朗读者”第三季的学术主持,是女性诗歌写作的代表人物,她说:“女性的生存经验既有共性,也有个体的复杂性。不同年代出身的女性,她们的成长和教育背景,也形成了她们不同的写作起点和表达形式。”
作为深圳诗人,不亦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发表感言时首先从自己在深圳的经历出发呼吁大家要为保护环境尽到自己的责任,然后才谈到自己写诗多以个人情绪或外在事物为触发点,基本上就是生活在深圳这座城市的感受。所以他的诗歌常常是将语词和情感、思想、想象等融合为一体。
冷霜高度评价“第一朗读者”在诗歌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间实现的跨界,跨界的结果是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诗现场”。它让诗歌表达出来的那种音乐美、文字美、舞蹈美等意境不仅停留在纸面,而是变幻成为了一种可读、可看、可互动,可触摸的立体式艺术美。
作为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华博士已经多次作为学术主持或特邀嘉宾参与“第一朗读者”活动,他对两位主题诗人的诗歌做了简要点评,并对本期“第一朗读者”活动做了中肯的评价,他认为,这一跨界艺术形式给了诗歌传播一个重要的启示,四年的坚持铸就了深圳重要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