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时间:2016-12-16
12月10日下午2:30,“第一朗读者”以 “群山的轮廓”为主题的诗剧场在深圳海上世界胡桃里震撼上演。周末的午后,蒙眼的舞者扭动的躯体,裹在身上的布帘,映照现实的迷惘与困境挣扎与希望;朗诵环节,诗歌的展现毫无表演痕迹,自然而出;唱诗更是轻灵飘逸,旋律动人。本场活动也是“第一朗读者”第五季的收官之作。
主题诗人陈陟云、阿毛获“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奖”、主题诗人蒋浩获“第一朗读者-先锋诗歌奖”。
陈陟云获奖后,对活动主办方和现场演员、朗诵者的付出表示感谢,他说:“第一朗读者”已成为当代中国诗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幸,我能够作为其中第五季的一棵植物,在诗歌的光阴之风中摇曳。通过场景、装置、光影、形体和声音,当然还有属于声音的音乐,淋漓尽致地呈现一位又一位优秀诗人的作品,这样繁杂反复的工作,诗人从容和她的团队,一路做下来,至今已时历五年。想想,真令人钦佩而感动。他们不辞辛劳的付出,无疑是为这日益色彩单调的世界多添点亮色,给烦躁不安的现代城市增加人文的滋养,把诗歌的种子种进那些因物质的挤压而逐渐枯寂的人心……因此,感谢“第一朗读者”,不仅仅是因为从容对我个人的关注和邀请,更重要的是她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奉献。
阿毛获奖后也很惊喜,认为这是她近30年来获得的最独特、最有意义的一个奖项。诗剧场把她诗歌文本以外未知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并且被提拔、抚摸、洗礼……她说:我们的每一首诗歌在“第一朗读者”那里都是一场令人震撼的诗剧。演出者用他(她)们的声音、肢体动作把诗歌从安静的纸上、文字里带往一个个自由的境界或途中。在这些境界或途中,灯光、布幔、电扇、细沙、线团……甚至现场观者的茶杯、眼晴、呼吸…无一不成为诗剧的真实可感的现场部分。在现场,诗句里的天空、芳草,佛珠、灯盏,幸福与疼痛,近处和远方……在诗剧里被自由地回望与展现。令诗人或观者在诗剧里不断遇见自己。遇见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遇见一个我和无数个我。令我们身置的现场是梦境又是现实,是过去此刻,又是将来。所以诗人流泪。在“第一朗读者”现场,演出者是深深懂得,观者是深深感动!
蒋浩获奖后表示,他挺喜欢“先锋”这个词的。他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诗歌被人演唱,觉得挺有意思的。自己参加过不少国外的诗歌活动,国内水平已经是一流,“第一朗读者”比法国、瑞士的一些诗歌活动都要好。
“第一朗读者”学术总主持、本场学术主持西渡点评时,说当代诗人是一座群山,而本场三位主题诗人就是群山中的杰出代表,从中可以窥见当代诗人群山的轮廓。同时他也对本场的戏剧表演团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现场演绎让人们对三位诗人诗歌文本的理解有了不一样的视角。西渡说:“第一朗读者以唱诗、演诗、舞蹈、诗人朗诵等多种形式对众多当代诗人的优秀诗作做出了别具匠心的演绎和阐释,让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赋予了诗歌身体、声音、动作和表情。诗的缪斯走在深圳的书城、学校、餐厅,为行色匆匆的城里人带来诗的祝福,效果令人震撼。爱上诗,爱上第一朗读者!”
学术主持向卫国点评时说:不少研究者指出,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把追求灵魂的自由作为最高的价值。因此,对他们而言,最高的知识形式是那些无用的知识,比如哲学、数学、天文学、逻辑学,还有音乐、诗歌等艺术。但随着科学的实用价值被不断发现,各门科学都走向了功利性的发展道路,只有艺术依然保有着自由的理想和自由的形式。而时至今日,大多数艺术门类也市场化了,唯剩诗歌还在作着最后的抵抗。换句话说,今天,诗是自由的象征,而且几乎是自由唯一的象征形式。作为自由的象征,必须从灵魂到形式都保有彻底的自由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不认为"第一朗读者"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跨界行为,它更应该被理解为诗的形式的自我解放,一种向自由的回归,或以最大的自由度向人类最初的自由理想投去的深情回望的一瞥。这一形式在诗歌、音乐、戏剧、形体艺术等的相互阐释、相互发明过程中将诗的审美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融化,力求实现诗歌自由价值的最大化。
诗人从容说:艺术家的任务是将现实唤醒,让人们看到现实背后的现实(心酸 震撼 神圣 ……),为此,她需要革新、扭曲、惊世骇俗,不甘于平庸,但又不骄傲,对事物充满好奇,不断尝试。我们第一朗读者团队一直坚持原创,不模仿、抄袭西方的艺术,用民族精神创造第一手艺术。同时我们多年深入书城、学校、广场、咖啡馆等,坚持服务人民大众。坚守艺术理想,拒绝庸俗化和商业化。欣慰的是:这个平台培养了几十位导演、几百位演员和千位在校学生、五十多位现代舞演员、多位歌手和音乐人、推出原创唱诗100多首、近六十多台诗剧场。作为中国文化界第一个跨界性诗歌文化综合实验项目,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戏剧家协会等承办的“第一朗读者”已成功举办五季,被誉为“最高贵的坚持”。今年,“第一朗读者”继续深化“深圳为你读诗”这一主题,深入探索当前文化语境下诗歌与人、诗歌与生活的相互关系,于2016年7月30日至12月10日期间,分别在深圳中心书城、e当代美术馆、胡桃里等场地推出七场专场活动,用跨界诗剧场点亮深圳这座城。(市剧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