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4-1230
2024-1021
2020-11金秋送爽,硕果飘香,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杂技艺术周于11月20日在深圳宝安海雅大剧院隆重开幕。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杂技艺术周是深圳杂技艺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之际,向全国发出的汇集业界精品的高端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区文联、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承办,彰显专业性和权威性。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唐延海,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肖世革,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晓,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吴华钦,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学良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边发吉、 唐延海、肖世革 、王晓 、吴华钦、 陈金海、李瑞琦、史文集参与启动仪式。边发吉、王晓、 李瑞琦 、周学良等领导上台致辞。开幕式上,边发吉致辞表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事业和杂技产业,有利于进一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杂技体制,建设高水平国际杂技合作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杂技界要抓住机遇、紧密合作、乘势而上,为建设人文湾区的目标坚定前行,推动大湾区杂技事业和杂技产业大放异彩,为推动中国杂技事业和杂技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李瑞琦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杂技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部分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名片”。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0年来,深圳杂技事业实现了几乎从零起步,到硕果累累的历史性跨越,打造出深圳国际魔术节、青少年魔术交流大会等众多业内知名品牌,多次获得金菊奖、文华奖、意大利“金马圈”金奖等国内外权威奖项。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杂技艺术周在深圳举办,经典与流行交汇融合,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相信一定会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不断创新、走向世界。活动于2020年11月19日~22日举办,为期4天,共邀请20个参演团队,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暨粤港澳大湾区精品杂技综合晚会、粤港澳杂技魔术节目交流活动、嘉宾杂技艺术论坛、中国杂技成果70年回眸展、杂技魔术道具展销会、精品杂技进基层、杂技艺术科普学堂、闭幕式暨获奖精品杂技专场表演等八大项内容,共26场次活动。 为培养打造深圳优秀杂技艺术人才队伍,加强与湾区兄弟城市交流互鉴,共同促进大湾区的文化融通和艺术繁荣。本届艺术周首开先河,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以深圳宝安为中心点,除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肇庆等地筛选团队参演外,同时还邀请河北、河南、山东、西安、江苏等地参演团队参加,辐射国内东西南北面,汇聚近年来国内外杂技金奖节目、央视春晚杂技节目等高端精品节目,为优秀杂技工作者提供优质展示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激励杂技艺术工作者在新时期再出发,勇攀新高峰,开创新局面。该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成为深圳文艺战略发展的新空间和推进新型城市发展新亮点,提升文化综合影响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18
2021-01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主办,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粤港澳高校魔术师研修班于2021年1月16日~17日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本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的一大亮点是比赛板块与学术板块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深圳在弘扬魔术传统文化、培养魔术人才、挖掘优秀节目、发展魔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魔术经济方面的先行示范作用。高校是年轻魔术师的重要培育基地,许多年轻有为的专业魔术师都是在大学开始学习魔术。据统计,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深圳高校已成立了魔术社团,其中深圳大学魔术社、深职院魔术协会、深信息学院魔术协会成立于2003和2004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一批高校魔术社团。目前,深圳高校魔术社团在校成员近千人,历届成员更达到数千人,当中不乏学士、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但当前高校魔术社团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指导、缺乏活动经费、与行业专家接触较少等问题,导致社团活力不足和人才培养水平不高。为帮助这些高校社团破解这些问题,培养更多优秀的魔术专业人才,同时促进粤港澳地区魔术文化交流,市杂协邀请知名魔术师作为研修班导师,对粤港澳三地大学魔术社的魔术爱好者开展培训,提高专业水平。课程内容包括舞台魔术专业课、形体课、表演课等。本届研修班共收到申请报名且符合资格的109人,超出拟定招募人数,择优遴选后实际招募50人。课程修满后,市杂协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评出了10名优秀学员。1月17日,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舞台举行了粤港澳高校魔术展演,从研修班中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演,为高校魔术爱好者创设魔术实践交流平台。市杂协主席茹仙古丽出席了研修班开班仪式,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本次研修班能提高魔术师的专业水准和热情,提升校园社团的活力,加强魔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储备。二是希望参训魔术师以本次学习培训为契机,真正把培训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专业表演水平。三是希望本届深圳国际魔术节在粤港澳青年魔术师朋友们的助推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年轻的活力,更加创新的形式、展示魔术艺术的魅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2021-01-1802
2021-032021年2月28日晚,深圳市少年宫星光璀璨,魔力四射。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闭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至此,历时两个多月的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落下帷幕。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肖世革,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吴华钦,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柳光敏等参加了闭幕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为第四届金魔环深圳国际青年魔术交流大会比赛舞台组冠军颁奖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肖世革、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近景组和舞台组亚军颁奖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 吴华钦,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为近景组和舞台组季军颁奖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柳光敏,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为近景组和舞台组入围奖颁奖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闭幕式暨第四届金魔环深圳国际青年魔术交流大会颁奖晚会大咖云集,高手满座,邀请了全国顶尖魔术师齐聚深圳,担任评委专家和表演嘉宾,作出专业点评和权威评审;献艺鹏城,上演顶级魔术盛宴,诠释魔术艺术魅力。作为“深圳城市文化菜单”的重要项目,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联合主办,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承办。本届深圳国际魔术节时间长、项目多、跨度广、影响大,开展的高校魔术师研修班和高校魔术展演,让魔术从学堂走到赛场,打造魔术行业顶尖盛会,培养挖掘更多魔术好苗子;少年魔术大赛、国际青年魔术交流大会、欢乐谷新春滑稽节,让魔术从舞台走到身边,使市民近距离感受魔术魅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品魔术网络展演、全国魔术大师专场展演和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闭幕式让魔术升级到魔艺,充分彰显了深圳这座创新城市形象,推动中国魔术事业进一步繁荣昌盛,成为了一张具有“国际风范、深圳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新名片。本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突出了三大特点:一是凸显移动互联网元素,首次运用直播手段扩大活动影响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十项各具特色的活动,其中深圳国际魔术节开幕式、闭幕式和粤港澳精品魔术网络展演同步在中国杂技官方微信公众号、央视频、抖音、快手、头条、腾讯一点、百度、爱奇艺等多家平台直播,点击量达100万余人次。二是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元素,助力人文湾区建设。举办粤港澳高校魔术师研修班、粤港澳高校魔术展演、粤港澳精品魔术网络展演,邀请粤港澳知名魔术师作为研修班导师,为粤港澳三地魔术爱好者开展培训,创设魔术实践平台,促进三地魔术相互借鉴、切磋交流,助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魔术艺术事业。三是凸显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打造欢乐“深圳年”。举办“到人民中去”魔术进社区慰问演出,在整个春节期间为市民带来喜闻乐见的艺术享受和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陪伴留深过年的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别具魔力的“深圳年”。深圳是中国魔术重镇,近年来魔术艺术事业发展迅速,魔术演艺与比赛活动频繁,魔术文化创意产业活跃。成功秘诀的关键就是注重人才培养。对此,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唐延海指出:“深圳国际魔术节具有很好的平台优势和集聚效应,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魔术爱好者、魔术观众和魔术艺术的未来之星,对培育中国魔术新生力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唐延海希望深圳国际魔术节能乘势而上、越办越好,寄望深圳魔术届同仁们聚力创作、聚焦质量,推出更多魔术“绝活”;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魔术艺术更好地走进人民、走向世界,创造更多的精品力作,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魔术“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向建党100周年献好礼。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强调,经济特区要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李瑞琦在闭幕式上表示,深圳魔术界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部署上来,抢抓“双区”建设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更多彰显时代特征、体现深圳特色的魔术精品力作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表示,深圳文联将总结经验、加强部署、深化合作,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办好下一届深圳国际魔术节。
2021-03-0218
2021-01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主办,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承办的第三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粤港澳高校魔术师研修班于2021年1月16日~17日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本届深圳国际魔术节的一大亮点是比赛板块与学术板块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深圳在弘扬魔术传统文化、培养魔术人才、挖掘优秀节目、发展魔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魔术经济方面的先行示范作用。高校是年轻魔术师的重要培育基地,许多年轻有为的专业魔术师都是在大学开始学习魔术。据统计,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深圳高校已成立了魔术社团,其中深圳大学魔术社、深职院魔术协会、深信息学院魔术协会成立于2003和2004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一批高校魔术社团。目前,深圳高校魔术社团在校成员近千人,历届成员更达到数千人,当中不乏学士、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但当前高校魔术社团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指导、缺乏活动经费、与行业专家接触较少等问题,导致社团活力不足和人才培养水平不高。为帮助这些高校社团破解这些问题,培养更多优秀的魔术专业人才,同时促进粤港澳地区魔术文化交流,市杂协邀请知名魔术师作为研修班导师,对粤港澳三地大学魔术社的魔术爱好者开展培训,提高专业水平。课程内容包括舞台魔术专业课、形体课、表演课等。本届研修班共收到申请报名且符合资格的109人,超出拟定招募人数,择优遴选后实际招募50人。课程修满后,市杂协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评出了10名优秀学员。1月17日,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舞台举行了粤港澳高校魔术展演,从研修班中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演,为高校魔术爱好者创设魔术实践交流平台。市杂协主席茹仙古丽出席了研修班开班仪式,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本次研修班能提高魔术师的专业水准和热情,提升校园社团的活力,加强魔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储备。二是希望参训魔术师以本次学习培训为契机,真正把培训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专业表演水平。三是希望本届深圳国际魔术节在粤港澳青年魔术师朋友们的助推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年轻的活力,更加创新的形式、展示魔术艺术的魅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2021-01-1820
2021-102021年10月10日至13日,《2021濠江之春——“金菊飘香,锦绣中华”魔术专场演出》在深圳欢乐谷圆满完成录制及演出。
该活动是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港澳台办公室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指导下,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主办,澳门魔术艺术家协会、澳门翁氏魔术、中国杂协对外交流委员会、中国杂协魔术艺术委员会承办,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和深圳市杂技家协会协办。活动旨在促进澳门与内地魔术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助力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活动原计划于同期在澳门举办,因受澳门疫情影响,变更为在深圳录制,择期在澳门展播。图为演出现场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肖世革,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燕列松,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东,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市杂技家协会主席茹仙古丽,深圳欢乐谷副总经理、艺术总监朴红玉等观看了演出。图为深圳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辛亚飞表演的《扇之梦》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法传承人、天津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杨小磊表演的《雪韵》图为深圳市福永杂技团表演的《柔术》图为魔术师朱明珠表演的《纸飞机》图为深圳市福永杂技团表演的《晃圈》图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古典戏法第五代传人李诺亚方舟表演的《九儿》图为古彩戏法魔术师陈建表演的《三仙归洞》图为湖北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邬鹏程表演的《魔盒》图为魔术师胡玲珑表演的《秘境》演出节目精彩,内容丰富。既有传统的道具魔术节目:深圳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辛亚飞的《扇之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法传承人、天津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杨小磊的《雪韵》,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古典戏法第五代传人李诺亚方舟的《九儿》以及古彩戏法魔术师陈建的《三仙归洞》;又有现代魔术节目:湖北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邬鹏程的《魔盒》,魔术师朱明珠的《纸飞机》以及魔术师胡玲珑的《秘境》等。在魔术专场演出节目中,还穿插了由深圳市福永杂技团带来的《晃圈》和《柔术》,整场演出传统而不乏新颖,奥秘而不乏愉悦,观众们的感叹与欢呼声不绝于耳,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图为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一级巡视员肖世革与演员交流演出结束后,肖世革及其他领导共同上台同演员们亲切交流,他表示,感谢演员们长期以来对中国杂协以及中国魔术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金菊飘香”魔术专场演出是中国杂协近年来致力打造的新的对外交流品牌项目,演出以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魔术获奖节目为主体,突出原创和创新,旨在以“金菊飘香”演出为平台,以中国传统魔术作为文化交流桥梁,在国际魔术界树立良好形象,也让海外观众看到中国文化,让中国传统魔术绽放新时代的光彩。希望明年能够继续合作,扬帆起航再出发。(转自中国杂技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