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
时间:2016-10-20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近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市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九届深圳舞蹈大赛——创意舞决赛”在深圳大剧院举行。经评审,有2部作品获得表演金奖,2部获得创作金奖;3部获得表演银奖,3部获得创作银奖;6部获得表演铜奖,3部获得创作铜奖。随后还举办了比赛优秀作品展演,让市民大众体验舞蹈带来的活力和乐趣。
展示深圳舞蹈原创性及多元面貌
深圳舞蹈大赛始创于1998年,至今已经坚持了18个春秋。今年,第九届深圳舞蹈大赛——创意舞比赛让人们再次领略到创意舞蹈的魅力。据了解,本届大赛从年初酝酿发动,6月正式开始报名,继续以创意为核心,突破专业与非专业舞团的界限,突出展示了深圳舞蹈的原创性及多元面貌。参赛舞蹈涵盖各种舞蹈类型,包括现当代舞、国际标准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街舞、爵士舞等激情炫舞,也有把多种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创意节目,发掘舞蹈在动作之外的无穷可能,强调作品的创意性和强烈的时代气息,鼓励反映现实题材,倡导创作和表演的艺术性,要求作品在多样化的前提下,具有先进文化的特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美好的艺术形象。
经过初赛,共选出40个作品进入复赛。10月11日至12日进行了复赛,共有19个作品进入决赛。最终,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舞蹈系主任肖向荣,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汪洌,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高成明、文祯亚,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李晓燕,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林树森,深圳市文化馆馆长刘兴范组成的决赛评委,从参赛节目的鲜活性、张力和可塑性等方面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金、银、铜和创意奖。其中《河·流》和《行走》夺得表演金奖;《女·行》和《大漠孤鸿》夺得创作金奖。《林中灵》《红颜》《思念》获得表演银奖;《彩虹依然》《桃李同门》《弋·海》获得创作银奖。此外,《父亲》《宫》等节目获得表演铜奖,《英武少年》《我的父亲》等节目获得创作铜奖。
深圳需要一个标志性舞团引领潮流
深圳舞蹈一直不乏激情、创意和精品。大赛期间,评委专家们邀参加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和38度评论承办的“深圳舞蹈发展现状与展望沙龙”,结合第九届深圳舞蹈大赛的具体表演情况,探讨深圳舞蹈界如何舞出风采、舞出风格、舞出深圳力量。
会上,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李晓燕表示,此次第九届深圳舞蹈大赛决赛,让她看到深圳的舞蹈表演人才实力很强。可惜没有一个很好的专业平台,让他们得以施展。“一个舞蹈演员的培养很不容易,通常从中专本科毕业出来。如果深圳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平台,能够让他们把一身本事发挥出来,那么深圳的舞蹈前景真是不可估量。希望我们能够珍惜他们,让他们走得更好。”
此外,参与过三届深圳舞蹈大赛的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汪洌坦言,深圳舞蹈现在创作上进入一个很平稳的状态。而且在深圳总能看到一些好的现代舞作品,以及好的现代舞演员。他希望深圳创意舞蹈大赛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再走得大胆一点,多鼓励此类作品的出现,以期形成一种自我的风格。
此外,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高成明呼吁,深圳发展到今天亟须一个带标志性的舞团来引领整个深圳的舞蹈。“一个舞团在一个城市里存在的意义就如同‘云门舞集’在台北存在的意义一样。它可能不是放诸四海,但一定是引领着整个潮流朝着更专业、更有水准、更有质地的方向发展。”
(本文配图为第九届深圳舞蹈大赛——创意舞决赛现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