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文学艺术网
时间:2020-11-15
11月13日下午,由广东省作协和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承办的第七届深圳文学季在深圳书城中心城正式启动,开启了深圳一年一度的“文学时间”。启动仪式上,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还举行了《深圳报告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前沿记录》新书发布会、第二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颁奖暨第三届大赛启动仪式以及第七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签约仪式等多项文学活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苏毅,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中国作协全委、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尹昌龙,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宁平平,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香港作家联会推广主任、世界华人科幻作家协会大湾区联络站秘书长罗旭(吟光)、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懿、《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编辑部主任周西篱等嘉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教育界人士出席了活动。
深圳文学季始办于2014年,是深圳一项常设性、综合性的知名文化品牌项目,通过开展系列丰富而有创意的文学活动,不断推动深圳文学创作、鉴赏、普及和推广,推动深圳文学出精品、出人才,繁荣发展深圳文学事业。作为第21届深圳读书月的重点主题活动之一,本届深圳文学季将市区联动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推动深圳文学创作、鉴赏、普及和推广,助力深圳建设原创文学高地和书香社会。
“深圳文学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前进同步,从40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一步,到今天形成有力潮头、创新发展的可喜局面。深圳建立了一套较为先进的良性运转的文艺机制,创造了城市文学发展史的‘深圳速度’。”苏毅在启动仪式致辞中指出,深圳特区文学坚持文学本真和大胆探索,是岭南文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重要代表,为全省文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她期待深圳作家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南粤风格和深圳特色的优秀作品,为广大读者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彰显特区风貌和特区精神的文化名片。
陈金海指出,深圳的文学和城市共同成长,互动共生,迅速壮大。40年来,深圳诞生过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圳文学集中表现了时代精神和深圳社会生活本质,并以其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及时反映而独树一帜,在当代文坛留下不可取代的足迹,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强调,深圳要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对此,他认为,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文化使命,也是深圳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深圳文学之城需要大家共同构建,深圳文学之路需要大家共同开拓。”“深圳文学之城需要大家共同构建,深圳文学之路需要大家共同开拓。”他希望广大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承担起讴歌时代、讴歌改革开放的光荣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深圳在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综合改革试点新进程中的精彩故事,为新时代中国文学、湾区文学注入无限活力。
李瑞琦表示,近年来,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协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文学活动,积极构建深圳文学新平台、培育深圳文学新生态,不断推动深圳文学出精品、出人才,为深圳建设成为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贡献文学力量。他希望全市广大作家把握深圳“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好历史机遇,自觉承担起讴歌时代、讴歌改革开放的担当和使命,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开创深圳文学新境界,构筑深圳文学新高地。
张忠亮在《深圳报告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前沿记录》新书发布会上介绍说,《深圳报告》主题文学创作项目启动于 2017 年,分别以改革开放 40 周年(201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 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2020 年)、建党 100 周年(2021 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为主题,以中英街、蛇口、华为、腾讯、大疆、华大基因等深圳标志性、示范性的著名企业与机构为考察样本,通过集结最优质的文学原创力量采写报告文学作品,生动反映深圳经济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事迹。目前,该项目已经出版了报告文学作品集第一、二、三辑,第四辑将于明年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张忠亮讲述了《深圳报告》组织与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他认为,《深圳报告》项目至今已连续开展了三年,意义越来越凸显,分量越来越厚重。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首先,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要与时代同步伐的重要文艺思想;其次,它为广大作家提供一个书写改革开放40年历史性变化以及前沿动态的平台和阵地。《深圳报告》丛书被视为全面反映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文学汇报、书写深圳改革开放精彩故事的文学读本。当天发布的《深圳报告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前沿记录》一书收录了何建明、杨黎光、李春雷、南翔、陈启文、丁力、庞贝、胡野秋等著名作家所撰写的13篇报告文学作品,多角度全方位讲叙先行示范的深圳故事,展现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新书发布会现场,李瑞琦、尹昌龙、张懿等嘉宾分别向介绍《深圳报告③》相关采写单位和文化教育界代表赠书。
李兰妮宣布了第七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评选结果。庞贝的《乌江引》、徐东的《何马史诗》、袁博的《大鹏的恐龙探索之旅》、赵俊的《罗湖:天台种植园》、赵目珍的《谈论一座城池》、唐诗的《深圳脚步》、李钢的《姐姐》、赵桂平的《茅州河——流淌的深圳记忆》、戴斌的《我必须是你近傍的一株木棉》、张捷的《100 个有意思的人》等10 部作品荣获本批项目扶持。张忠亮与作家代表庞贝、徐东签约了第七批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深圳重点文学作品扶持是深圳推动文学精品创作生产的一项常设性项目。该项目通过开展全市征集、定向发动、主题策划、组织实施、服务扶持、研讨宣传等文学扶持举措,推动深圳文学出精品、出人才,创作富有时代特色、区域本色的文学作品。目前,该项目已扶持了七批共188部深圳本土优秀文学作品。
同时,胡邦胜、苏毅、张忠亮、杨晨、罗旭等嘉宾还为康晓瑞、韩冰、朱华、刘文娟、赖晓平、孙硕、毛尚群、袁玲、李沅展、陈新萍等第二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的10名获奖作者颁奖。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是一项面向全球华语世界的重要网络文学赛事,通过联合香港作联会、澳门基金会、阅文集团等文学力量,进一步发现、培育和扶持网络文学人才,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展示共生共荣的大湾区文学形态,构建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版图。活动现场,第三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也正式启动。
附:
一、第二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获奖名单(10人,排名不分先后)
最正能量奖:《康庄大道上》康晓瑞(嘿胖小子)
情感大奖:《满城花开只为君》韩冰(如涵)
历史大奖:《香港站》朱华
最具时代奖:《了不起的物业人》刘文娟(克拉使者)
最具创新奖:《致心动的你》赖晓平(米西亚)
军事大奖:《大湾区逆行者》孙硕(行将旧木)
现实大奖:《盛开的红土地》毛尚群(林下泽)
最具人气奖:《生逢其时三部曲》袁玲(千里鹰)
最佳热血奖:《民企的崛起》李沅展(再燃天地)
都市大奖:《我在大湾区搞农业科技》陈新萍(在海的那一边)
二、第七批深圳重点文学扶持作品名单(10部,排名不分先后)
庞贝 :《乌江引》长篇小说
徐东:《何马史诗》长篇小说
袁博:《大鹏的恐龙探索之旅》儿童小说
赵俊:《罗湖:天台种植园》诗歌集
赵目珍:《谈论一座城池》诗歌集
唐诗:《深圳脚步》长篇小说
李钢:《姐姐》长篇小说
赵桂平:《茅州河——流淌的深圳记忆》报告文学
戴斌:《我必须是你近傍的一株木棉》散文集
张捷:《100个有意思的人》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