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21-02-01
编者按:2020年12月19日,戏剧创作与发展研讨会暨市剧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深圳市文联九楼会议室召开。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就本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向理事会述职,市剧协“创意剧场”“第一朗读者”“精品戏曲名师传承计划”等项目实施代表分享经验并发言。市剧协理事们及戏剧界部分代表就深圳戏剧创作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同志作了关于“营造良好的戏剧生态”发言,对深圳戏剧创作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戏剧创作与发展研讨会暨市剧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照片
营造良好的戏剧生态
张忠亮
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发言照片
2019年9月,深圳市戏剧家协会换届。新一届主席团履职一年多了。在各位主席团成员和理事们的辛勤努力下,在全体会员和戏剧界同仁支持和参与下,全部兑现了当时换届大会上的承诺。2020年市剧协的工作是出彩的,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各方面的认可。这是新一届戏剧家协会起步的一年,是有转折意义的一年,是了不起的一年。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几乎无法开展正常的戏剧活动。我们在剩下差不多半年时间里完成了全年既定的工作任务,大家做了很多事情,有很多创新,好几项工作是过去没有做过的。我在此衷心地感谢各位主席团成员和各位理事,感谢一年多来参加了市剧协活动的所有团队和个人。
2020年初,市剧协主席团成员做了分工。我当时说,我们的主席、副主席一定要带领大家做实事,要扑下身子、有操作性地来做,而不是夸夸其谈,或者在旁边评头论足。市文联今年规定各协会主席团要向市文联党组述职。今天先请各位主席团成员向市剧协各位理事述职。因为我们的主席、副主席是各位理事推选出来的,理事会成员又是广大会员代表推选出来的。所以我们的主席团成员、理事会成员既要对上级党组织负责,也要对戏剧家协会广大会员负责。一句话,我们都要对深圳的戏剧事业负责,交好自己的答卷。
今天,我想讲一个核心主题是——要在深圳营造一种良好的戏剧生态。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12月15日,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当选的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特别提到,要让戏剧生态更加向好。戏剧生态对于团队、组织、个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一个健康、良性、有活力的生态可以让大家凝聚在一起,一心一意干事业;没有一个好的生态,就会是一盘散沙,更谈不上能多出佳作、多出人才。市剧协去年以来工作的全部出发点,也是我最在意和用心的,就是要在全市营造一个良好的戏剧生态。在此基础上激发全市戏剧资源的活力。我们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让每一个戏剧从业者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有所作为。只要你想干事,就有平台和空间。这是我的理想,也是剧协工作的宗旨。
为了打造良好的戏剧生态,核心问题是什么呢?有两条:一是在全市建立和形成一个完善的戏剧创作与发展的链条,二是建立和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机制。先说链条,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原创;二是剧本。2020年,市剧协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做了很多事情,设计了一些项目。比如“创意剧场”,无论叫什么名字,只是一个概念,核心是打造深圳本土原创戏剧精品。2020年“创意剧场”用半年时间做了三部剧。这三部剧,一部是抗疫主题剧。主题剧的地位不能动摇,永远是第一位的,特别是现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个定位,文艺、戏剧大有文章可做。商业剧和实验剧也要有,但是主题剧放在第一位。今年的主题剧做了抗疫题材的《行囊落下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的时候,主席团在春节假日、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视频会议研讨创作抗疫题材作品,体现出了在非凡之年有所担当。后来盯着出几个本子,反复打磨,反复研讨,与福田区合作共同打造了这个作品。在人类面对如此大灾难的疫情之下,深圳戏剧人做出了自己的作品。这就叫主题、叫担当。另外两部,一部是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时代糖厂》,反映深圳创业者的现实题材主题剧,通过一个百年企业、三代人历史演进的过程,展现了实业报国的故事和情怀。还有一部是《消失在房子的罗曼蒂克》,也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剧,它真实反映了当下深圳年轻人买房的困难和纠葛。我去看戏的时候,现场观众中一个女孩子嚎啕大哭,剧情戳在了她的痛处。戏剧就要反映当下真实的生活、心理和情感。通过这三部原创话剧,我们看到了深圳戏剧人的风采,说明大家可以做事情,可以做成事情,可以做出精品好戏!这三部剧也会成为市剧协原创剧目库里的重要作品。照这种做法,一年至少3部,三年就是9部,假以时日,深圳原创戏剧会是一种什么景象,不得了,很值得期待!在这里我还补充一点,政府现在给予的扶持资金只是做孵化,不可能大包大揽,孵化出来以后,鼓励大家去走市场赚钱。
再说剧本,舞台艺术特别是戏剧艺术的繁荣,关键核心环节离不开剧本。深圳在剧本方面一直比较薄弱,过去基本是自己团队自己找人写,关起门来搞 ,没有一个开放的系统,没有资源整合,弄出好的剧本很不容易。今年,我们“第一朗读者”在诗剧场之外,创造性设立了“剧本车间·读剧场”。这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它历史性破解了剧本荒这个难题,这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和重要的环节。我们第一次面向全国征集剧本,优中选优,最后选了8部,还是与深圳市场相适合的8部剧本,并以读剧展演的形式呈现。我去看了其中一部,是在深业上城剧场演出的《游戏男孩》,很新颖、很深刻、很精彩。读剧的剧目不要限于某种题材,有主题的,也要有实验的、有商业的,要百花齐放。读剧展演的另一个目的是让更多的戏剧投资人、制作人参与进来,甚至将来条件成熟时可以搞一次剧本拍卖会,将剧本进行竞价。我们来打造一种有吸引力的剧本创作和展呈体系,在这里,剧本是值钱的,好的剧本是能卖高价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打通从剧本到搬上舞台的“肠梗阻”。这个中间关键环节通畅了,就会大大提高舞台呈现的效率,好剧目也会层出不穷。
所以,我们在打造戏剧产业链条的时候,从抓原创和剧本这两个环节入手,进行横向资源链条整合,从而为整个深圳的原创戏剧服务。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进行纵向资源的互通和整合,包括与整个戏剧链条相关的元素,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制作,包括演出场地、市场培养、观众互动等,所有的资源做进一步的整合。2021年,纵向资源整合上要做进一步努力。
营造良好戏剧生态的另一个关键,是建立和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在深圳,政府主导的体制内戏剧院团奇缺,除了一个歌剧舞剧院、一个粤剧团,其他的全是民营戏剧机构,特别是话剧这块,没有一个是政府主导的。高手在民间,深圳的民营话剧机构反而获得蓬勃发展,这几年深圳几个比较有影响的原创话剧,全部是民营剧团承制的。有点规模和影响的民营剧团、剧社,我差不多都去实地调研过。如果不能把包括民营机构在内的各方资源调动起来,深圳的文艺繁荣、戏剧繁荣是不可能的。营造一种良好的戏剧生态,目的就是要让深圳所有的戏剧人、戏剧机构、戏剧主体活力迸发。活力怎么样才能调动起来?不外乎两条:一是搭建平台,完善平台,这个上面说到了;二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去年市剧协在这一点做了重要尝试,我们的所有项目向社会公开,让所有市场主体都有资格参与,而且在遴选、评价环节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比如“创意剧场”剧目评审,我们把编剧、团队信息统统隐去进行盲评,连评委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谁是评委,每位评委都书面写出评审意见;现场陈述环节请省里和市里专家进行评审,在评审投票的时候我让大家放下个人交情,真正要出于公心。这种机制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参与者一下子非常踊跃,光“创意剧场”就有26个项目报名,另外一个新设立的“戏曲名家传承计划和折子戏汇演”有33个剧目报名。我相信明年报项目的会更多,据我所知好几个团队早早就在精心准备新一年项目了。什么是活力?这就是!
希望大家早点谋划新的一年工作。有的我们前几月就布置了,有了明确的计划,比如建党100周年主题的“诗剧场”。“创意剧场”有的剧目也在准备中。关于2021年工作,大家还有哪些好的想法,2020年工作有哪些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多想想,提出来,加以改进。2021年,中国校园戏剧节将正式在深圳落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衷心希望市戏剧家协会各位同事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多让人刮目相看的新成绩!
戏剧创作与发展研讨会暨市剧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合影照片
(转自深圳市戏剧家协会)
(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官网:https://www.sz-art.cn
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