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20-11-08
11月7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会工作部、深圳市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学生文学社团联合会共同承办,深圳实验教育集团、深圳书城中心城、深圳市福田区飞跃彩虹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协办的“红楼解读的‘青春派’与‘时尚派’——《红楼造梦局》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大台阶成功举办。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出版人、知识出版社社长姜钦云,文化学者杨宏海,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重人,著名作家南翔,深圳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沈金浩,中国少儿报刊协会副会长、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总经理邓卫,深圳实验教育集团副校长李震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红楼造梦局》,是黄子真以奇思妙想游弋于曹雪芹创作的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最高成就的鸿篇巨制《红楼梦》中,造梦红楼,从独特视角解读红楼,其情真,其意切。她趣解红楼,洞悉大观园,行文新意频出,让读者兴趣盎然。
黄子真从小痴爱红楼,但真正激发她创作这部作品的,是她在深圳实验学校上过的一堂语文课和一场全校性的《红楼梦》讲座。可以说深圳实验学校培育了这位年轻作家的创作激情。恰逢其时,深圳市文联“文艺名家驻校计划”启动仪式在实验高中部隆重举行,在章必功教授红楼讲座的强烈感召下,她开始萌发创作的种子,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把自己对《红楼梦》的研究一点一点记录下来,终成此书。
深圳文艺名家驻校园计划是深圳市文联主办的文艺志愿品牌活动,自2017年率先在全国实施,邀请文艺名家深入深圳中小学校,开展文学讲座、经典诵读、诗词赏析,以及戏曲、书法、音乐、舞蹈、魔术、美术、摄影等活动传播文艺种子。据统计,深圳文艺名家驻校计划至今已累计举办活动160余场,服务中小学校30余所,实现了全市10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全覆盖,服务师生群体10余万人次,深受广大学校好评,教师赞誉和学生欢迎。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在发布会上提到,少年儿童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未来,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以后,深圳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接力棒都要交给现在的少年儿童,所以现在的少年儿童是这座城市的未来,决定着深圳未来的走向。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深圳市文联会同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学生文联,一起推动持续有效的活动,将深圳文化艺术家和文化艺术引进校园,推动深圳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在这个良好、健康的氛围当中,校园内成长了一大批少年艺术家,黄子真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王国猛认为,《红楼造梦局》是一个现代少年以现代思维、现代精神对传统文学经典《红楼梦》作出的解读,这个解读是别具一格的,让人惊喜。这本书就是黄子真调动所有的才华,对《红楼梦》的人物做出一个独特的评价。他评价,黄子真同学是一个视角独特的少年,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少年,是一个时尚幽默的少年。这个少年的品性和深圳这座城市的禀赋非常像,深圳产生黄子真这样的少年作家一点都不奇怪,而且会越来越多,因为深圳这座城市就是充满活力和创意的一座城市。
王国猛表示,《红楼造梦局》在浩如烟海研究《红楼梦》的学术著作和文学创作作品中,一定会成为其中一个亮丽的风景。他讲到,有句话叫“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她已是“雏凤清于老凤声”,现在还略带稚嫩,但是将来一定会成熟圆满。他感谢大百科出版社、知识出版社在深圳这座文化森林当中发现了黄子真这棵凤凰木,在深圳这个百花园中发现了黄子真这朵牡丹花。他相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和读者们的热爱,黄子真未来一定会成为“黛色参天二千尺”的葱茏大树,会成为“花开时节动京城”的阆苑仙葩。
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在阅读这位年轻作家的作品后这样期许和评价道:“子真同学确实会读,体贴,深入。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活泼泼的自我青春特色,语言特色,现代特色,灵动特色,神交红楼,神游红楼,心领红楼,心通红楼,共振红楼 ,祝贺,期待,前景无限!加油吧!”
作为深圳市文联“文艺名家驻校计划”特邀专家,深圳大学教授、原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评价说:“《红楼梦》是生活的汪洋大海。人物众多,事物纷繁,关系错综,世情复杂,不细读,不能理其绪;不细读,不能握其要。《红楼梦》又是古典章回的泰山极顶,主题深刻,结构恢宏,形象饱满,细节隐约,语言精彩,不研读,不能探其微;不研读,不能悟其妙。子真兴于细读,立于研读,厚积薄发。”
同样作为深圳市文联“文艺名家驻校计划”特邀专家,文化学者、作家胡野秋在序言中也谈到读完此书喜不自胜:“一喜结构谨严,层次分明;二喜行文纵横,庄谐得当;三喜见解独到,情理相宜。假以时日,她会写出更多更妙的文字,也会拥有她自己的大观园,前景不可限量。”此次发布会上胡先生特意发来视频表示祝贺。
发布会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从北京发来视频,向参与举办本次发布会的各单位表示感谢,并祝贺黄子真《红楼造梦局》的出版,他表示这本书从自由的视角、独特的审美、灵动活泼的语言,用非学院派的思维模式,完全从读者的角度、一个年轻读者的角度来品味这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会更多地跟年轻的读者融合在一起,给红学的阅读体验乃至红学的研究带来一种新的气息。
姜钦云分享道,近十年来“全民阅读”落地生根,“经典类”图书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红楼造梦局》可视为“全民阅读”在深圳成功推广的出版成果。从这本书一方面可以看到00后小作者回望经典的勇气,这在青少年中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意义,将成为中小学生“重读经典”的风向标;另一方面,《红楼造梦局》又有着极强的现代性,表达了黄子真的“现代派”意识,这使得文学经典有了新的生命力,也为读者阅读经典提供了新的角度,成为这本书的独特性。
南翔认为此书虽然是一本评论,但想象力的恣肆汪洋。通常说少年读《红楼梦》的爱情、中年读世相,老年读它的思想,没想到一个这么年轻的姑娘竟然能够兼收,令人惊叹的。他认为从语言的伶俐俏皮、思想的明快深沉、辨析的入情入理这三点看来,作者已经走入了《红楼梦》的深水区,相信在深圳大学深造之后会有更深的成果。
此外,沈金浩、杨宏海、李震宇等领导和嘉宾也分别围绕作者和作品作了分享。
《红楼造梦局》是“致青春·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中的一本,这个书系收入的作品全部为“新人新作”,旨在挖掘和培育文坛新生力量,持续打造强有力的年轻作家成长平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