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6-06-15
封面图片由深圳商报记者韩墨摄。
在他充满想象和寓言精神的笔端,城市一点点退离人们习惯中的高速发展现场,被拆分、解析、重构,怪诞而忧郁的镜像背后,城市与人的双重认知得到高度的寓言化表达,由物理真实抵达精神真实。由此,深圳平添了一卷个人的城市史,不再是一座人们习以为常的建筑之城和发展之城,而成为一个个个体生命组成的新的“家园”,人们可以从他笔下的图景中看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以瞬间连接未来。
自2009年底迁居深圳后,邓一光持续创作了近40篇深圳题材的小说,其笔下的那些都市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引起国内评论界极大关注,被称做“现象级的深圳写作”。
邓一光有一个“深圳人系列”的写作计划,计划以两年一部合集的方式,观察和书写他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目前已经出版的《深圳在北纬22°27’-22°52’》《你可以让百合生长》两部合集,先后斩获了近20个国内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其中4篇被译成英、法、德、俄文字介绍到海外。
今年开年,有“国家级出版第一大社”称誉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策划出版了邓一光的4部长篇代表作《我是太阳》《我是我的神》《想起草原》《亲爱的敌人》。6月初,邓一光的“深圳人系列”第三部短篇小说集《深圳蓝》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该书收录了他最新创作的10部深圳题材小说。
作为第一位高频率将深圳文学送入一线文学刊物头条并引发评论界强烈关注和持续发声的作家,邓一光为何写深圳?怎么写深圳?深圳于他有何意义?来深后的邓一光与这座当代中国举足轻重的新兴都市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联系?围绕这些问题,邓一光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