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文艺精品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77万字重磅小说引热议 邓一光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19-12-31

  12月28日上午,由中国作协指导支持,中国作家杂志社、深圳市文联、四川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作协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程绍武,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等出席会议。胡平、梁鸿鹰、李一鸣、李朝全、隋丽君、孟繁华、贺绍俊、陈晓明、陈福民、张柠、顾建平、张莉、刘大先、岳雯、赵宁、张春晓、刘上江、于爱成、贺江等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2019年,邓一光准备10年、历时5载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至今半年,该书已在中国文坛制造了一个个话题,也进入多种文学图书排行榜,显示了作者的不凡实力和影响。相关评论认为,《人,或所有的士兵》构思宏阔,运笔细微,兼具浩瀚之广与芥子之微。

  阎晶明认为,邓一光是位文坛"大力士",77万字的新作在2019年具有压轴地位与价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评协主席孟繁华评价,这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小说,主人公一生的经历比普通人的三生还要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大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这部作品的思考可以看作是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思考的延伸。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评价,作品颠覆了长篇小说的传统结构,其丰富性类似于百科全书,具有全新气象。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分析说,"能写‘大书’、敢写‘大书’的作家是可敬可佩的。"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说,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吸引人,庭审式的结构,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人物情节交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读来耐人寻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柠表示:"从人道主义出发,小说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的软弱和恐惧不应该被轻易抹杀和否定,即便士兵也是如此。恐惧是值得被捍卫的,正因为有人类原生的恐惧,人才不会沦为野蛮的杀戮机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盛赞作品捍卫了长篇小说的尊严,"77万字也很匹配我们对长篇小说的想象。这部作品对人和战争有总体性的思考,作者找到了写作的暴风眼。"(记者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