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03-29
3月28日,由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当代音乐力作——第五交响乐《鲁迅》在深圳音乐厅演奏。著名指挥家林大叶执棒深圳交响乐团,联袂歌唱家朱慧玲、石倚洁、洪振翔、戴梓伊、张功浩以及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共同呈现。据悉,第五交响乐《鲁迅》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和浙江交响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叶小纲进行创作,鲁迅长孙周令飞担任策划,陈钦智担任文学顾问。
这是叶小纲“酝酿了几十年”的创作,也是上演多次获得好评无数的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佳作。在约90分钟的交响乐中,除了三个篇章是纯音乐之外,其余均由独唱、重唱和朗诵分别与交响乐合作完成。作品以鲁迅的生平事迹与文学著作为灵感源泉,由《社戏》《闰土》《阿Q》《祥林嫂》《野草》《铸剑》《朝花夕拾》《两地书》《魂》九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章节构成。每一乐章均紧扣鲁迅原著,歌词直接引用其原文,引领听众深入鲁迅的精神宇宙。
叶小纲,著名作曲家、中国当代音乐领域的领军和代表人物,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等。
用音乐再现鲁迅笔下的百态人生
叶小纲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自十七岁起便深受鲁迅文学作品的熏陶。在对文化最为饥渴的年代里,他还记得自己拿到第一笔工资17.84元,当即就去买了一套《鲁迅全集》,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常常随身携带。回忆起青年时代,市面上没有什么文学著作能够买到,而鲁迅的著作“在文字上的功夫,用词造句、对文言文白话化的功力,让自己心灵深处感到深深地震撼”。随着年龄增长,叶小纲对鲁迅作品的感悟也逐渐领会到他的思想深度,甚至萌发了当一个当文学家的愿望,想成为一个鲁迅那样对社会百态“动手术刀”的人。
怀揣着将鲁迅精神与文墨以音乐形式呈现的梦想,历经多年,在2016年,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邀请叶小纲为鲁迅的重要诞辰写一部交响作品,这个等待了几十年的念头终于有机会付诸实践。叶小纲说,当时草稿打了一个月,配器花了两个月,写作《鲁迅》几乎一气呵成,顺利得很,“因为胸中酝酿了几十年。”
文学作品要改编成音乐是有难度的。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家中最具有广泛认知度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他的文字和生平。但从音乐中品味鲁迅,却是一种罕见的艺术体验。闰土、华老栓、阿Q、祥林嫂、狂人等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对音乐创作者是个极大挑战。就像写作一样,叶小纲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九个章节既从鲁迅笔下寻找人物,也从中摘句子,用歌唱和朗诵的方式将之呈现出来。
在中国当代作曲家群体中,叶小纲是将中国民族音乐母语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有机融合浑然一体、最终化为鲜明个性标识并形成独立语言系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鲁迅》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作曲家对中国音乐元素与西方管弦乐手法运用之娴熟,在类似《广东音乐组曲》《大地之歌》等这些已被反复演出的佳作中亦得到体现。
为创作这部交响曲,叶小纲还曾多次寻访鲁迅生平的足迹。他说:“鲁迅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近百年来文学的高峰。通过交响乐《鲁迅》的写作,我表明自己仍坚持鲁迅的思想立场,传承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批判性的吸收并发扬光大,向观众传达中华民族文化未来的方向。我想成为鲁迅先生思维和人格的有机延续,哪怕悲凉凄清,仍淅沥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