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市属协会 聚焦文联 艺苑杂坛 品牌活动 文艺名家 云端赏艺 基层文联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
2025澳门年会成功举办

来源:省文联创研部
时间:2025-09-21

  9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文联、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指导,广东省文联与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共同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2025澳门年会在澳门举行。本届年会以“共生、共建、共融——新时代湾区文艺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汇聚粤港澳三地文艺界代表百余人,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共绘人文湾区建设新画卷。

图片

会议现场

  盛会启幕,共话湾区文艺未来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政,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劲军,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代表、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在19日上午年会大会上致辞,中国文联、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发展基金,以及大湾区9市文联、香港和澳门文艺机构及组织负责人,大湾区内外的文艺家、学者、文艺机构负责人出席大会。

  张政在致辞中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由中国文联指导创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是推进“共建人文湾区”这一湾区建设关键篇章的积极实践,为共绘湾区“同心圆”搭建了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创建四年来,中国文联始终关心、支持峰会机制的成长和发展,从政策导向、项目规划、资金扶持等各个维度助力湾区文艺合作迈入机制化、品牌化新阶段。

  张政说,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湾区文艺融合发展是文联组织的重要使命。中国文联将持续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从“强化顶层设计,夯实长效发展根基”“聚焦精准服务,塑造湾区文艺品牌”“深化资源整合,推动合作走深走实”“激活枢纽动能,构建国际传播高地”四个方面着力,努力将峰会机制打造成更具权威性、引领性的湾区文化合作核心平台,让这一“金字招牌”彰显中国特色、尽显湾区风貌。

  胡劲军在致辞中说,推动大湾区建设,文化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点和力量源泉。近年来,广东积极落实“共建人文湾区”部署,携手港澳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将共筑文艺创作高地,共建良好文化生态,共享信息技术机遇,共同讲好湾区故事。

  梁惠敏在致辞中说,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文湾区建设,期待大会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文艺机构协作,探索跨领域、跨文化创新路径,特别是在青年艺术家培养及文化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点燃更多创新灵感,助力大湾区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艺术高地。

图片

对话交流环节

  作为年会大会的重要环节,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蒋述卓作题为《深耕文脉,创新赋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共生共建共融》的主旨发言,提出进一步梳理大湾区内所具有的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文化根脉,力求全面覆盖地进行文化转化和文艺创造。在随后的交流发言中,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以岭南画派为例,指出扎根传统、兼容并蓄和与时俱进是创新的重要元素。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常务副会长霍启刚,建议加强政策协调、规划衔接、法律保障以及资源共享,更好地打造湾区IP。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穆欣欣认为,创作和时代联通、和世界产生关联、和现代人的情感产生关联的作品非常关键。对话主持人、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指出,“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湾区文艺‘走出去’与‘引进来’的重要窗口。”

  机制扩容,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本次年会继续做大“朋友圈”,吸纳了广东粤剧院、永利文化(澳门永利渡假村)、荣宝斋(深圳)拍卖有限公司为新成员单位,吸纳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文化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招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樵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为新共建单位。与会嘉宾为新成员单位和共建单位颁发了牌匾。

图片

与会嘉宾为新成员单位颁发牌匾

  年会现场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机制”重点扶持项目名单以及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入选名单,并由与会嘉宾颁发证书。《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澳门行文艺惠民活动》《“听见湾区”AI星声计划》《青春版粤剧〈白门柳〉》等16个项目得到了撬动型资金的注入和专业化智力扶持。吴泽东等30位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的青年才俊,来自戏剧、电影、电视、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多个艺术领域,由粤港澳三地文联组织推选,经省文联严格评选推出,年龄都在45岁以下,是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代表。

图片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艺术展演

  延续上一届以主旨发言为主体的活动格局,本次年会继续扩容增量,搭载多个成果项目和特色活动,包括: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指数(2024)》,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艺术展演及惠民演出活动、“听见湾区”系列活动、青春版粤剧《白门柳》演出、“对话文艺大湾区”主题采访、京昆折子戏演出及普及活动(香港举办)等,着力构建“1+N”活动矩阵模式,在活动形式、内容创新、跨界融合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体现了峰会的机制作用、平台功能和孵化效能。

图片

“粤港澳音乐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

图片

与会嘉宾为音乐人颁发“听见湾区”音乐推广大使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20日上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文艺项目规划和文艺品牌建设交流会”上,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黄智骞结合自身创作、演出经历,分享了国风音乐的语境探索以及对“文化出海”的思考。随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酷狗音乐,联合广东省文联、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共同发布“听见湾区”系列企划之“2025十大粤语金曲”,为温奕心、善宇、励志豪、神勇尼尼四位音乐人颁发“听见湾区”音乐推广大使证书。同时,酷狗音乐携手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科技学院,共同启动“AI星声计划”,并正式揭牌“粤港澳音乐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展现科技为音乐教育和创作带来的全新可能。

  在20日的年会闭幕式上,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理事会会长李自松表示,未来以文脉为纽带,把粤港澳大湾区地相近、人相亲、文相通的基础夯实,让大湾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更成为人文璀璨、精神丰盈的文明沃土。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垂林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年会的成功举办印证了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文艺相通的独特优势,正转化为合作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完善峰会运行机制,创新大湾区文艺交流合作模式,增强年会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内外融通的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