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文联
时间:2023-11-01
9月初,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湘波担任新一届主席。
他希望,深圳美术展馆能够加强与全国其他展馆的交流合作,多一些联合策展的机会;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收入更多精品。同时他表示,美协接下来将助力深圳创意设计博物馆和创意设计学院的建设。
南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画家南下深圳,给深圳打下了不错的基础。目前深圳美术家的群体构成有何特点?他们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
陈湘波:80年代来深圳的很多是全国各地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比如王子武,李世南,鉴于深圳地理位置对外交流的便利,和当时博雅画廊的兴盛,他们主要来深圳是走市场化路线;到了90年代,中青年实力派艺术家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来到深圳,包括董晓明,张晓刚,还有我,同时还有一波人来到大芬村油画村,我们是伴随深圳成长的艺术家;2000后,一大批专业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来到深圳的中小学当老师。
南方+:可否谈谈美协这些年的成绩?
陈湘波:深圳市美协有1600多位会员,其中有全国美协会员180多人,省美协会员四五百人。
我们连续办了十四届“深圳画家画深圳”和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活动。包括“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2018年的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在罗湖举办的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等各种品牌活动,为优秀中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创作平台。比如大芬村已经从最初的复制作品到孵化原创艺术家,参加全国展览的作品比重不断提高。
南方+:艺术的创作是根植于当下环境的,深圳开创了“都市水墨”之外,也诞生了许多现代画派的艺术家。您认为深圳的美术创作环境如何?您认为深圳主要靠什么吸引艺术家?
陈湘波: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对艺术需求越多,目前深圳的艺术创作有两大块;一方面是政府主导的主流艺术创作;另一方面是市场推动的。市场推动的是自然的创作状态。从未来长远来看,市场的推动部分越来越重要。
目前,从中介、画廊到市场、出版、展览,深圳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但对标国际,我们还是刚刚起步。
南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出台,强调了创意设计的重要性,您认为一个城市的美学氛围或者纯粹美术的存在,会对现代设计产生哪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陈湘波:深圳的创意设计在全国来讲都是领先的,1999年当时全国美展第一个艺术设计展区,就是关山月美术馆在做。对于推动创意设计,纯艺术是一个基础性工程,有助于软氛围和基本修养的提升。不断的量变迟早会产生质变。
南方+:今后美协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助力深圳的先行示范?有哪些建议?
陈湘波:深圳的美术格局和资源与它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匹配,深圳还没有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和设计学院,高端人才缺乏。
希望深圳展馆能够加强与全国其他展馆的交流合作,多一些联合策展的机会。另外,深圳的美术精品的收藏与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省美术馆还有一定差距,希望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收入更多精品。
美协也将加强对创意设计的基础研究,完善教学体系,为深圳建设创意设计博物馆和创意设计学院助力。(记者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