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2-03以“艺”抗疫 | 歌曲《春天里的奔赴》,在这个春天,为达到共同希望,我走向你是奔赴。
2022-03-2828
2022-03当前,许多一线抗疫人员仍然坚守在防疫最前沿,顶风冒雨,穿街过巷,夜以继日,无私奉献,可歌可泣。
深圳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组织策划,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以民绘心、以艺聚力,书写人民、赞美人民、鼓舞斗志、温暖人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尊重科学、共克时艰! 以民绘心 以艺聚力烙画作品《坚守“疫”线》设计创意:张守福作者:王新安
烙画作品《“疫”不容辞》设计创意:张守福作者:王新安
烙画作品《雨中情“疫”》设计创意:张守福作者:王新安
王和平指书作品《你我同在 抗击疫情》
何柏俊彩书作品《万众一心 义无反顾》
马洪淼面塑作品《深圳加油》
陈卓泠剪纸作品《同心抗疫 香港加油》
肖志梅剪纸作品《抗疫必胜》
鞠凤雪剪纸作品《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鞠凤雪剪纸作品《深圳平安》
邹以凤剪纸作品《宅家剪花花》
赵明剪纸作品《出征》
戴玉兰剪纸作品《万众齐心 全民抗疫》
史颖剪纸作品《众志成城 战胜疫情》
周时翠剪纸作品《万众一心》(来源: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3
2022-03《月影无极》水下国风创意节目《月影无极》由深圳青年舞蹈家张娅姝和辽宁青年舞蹈家王韬瑞联袂出演。节目以月亮作为整体故事主线,通过三个篇章“对峙”“交融”“传承”,通过舞蹈与武术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江湖中前辈和晚辈之间对于中国功夫的磨合、破圈及传承的故事。
2022-03-2323
2022-0322
2022-03当前,深圳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许多一线抗疫人员仍然坚持在防疫最前沿,顶风冒雨,穿街过巷,夜以继日,无私奉献,可歌可泣。特区文艺工作者特别创作了抗疫歌曲《一米线》,意在通过歌曲表达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15
2022-03深圳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连日来,特区广大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者、机关下沉干部、预备役军人、志愿者等抗疫人员奔赴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抗疫最前沿。他们是鹏城守护者。“我们在一起”!在这些逆行者中,不乏深圳摄影人的身影。从1月7日以来,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响应市文联党组号召,积极组织摄影家深入我市抗疫一线、深入市民生活。摄影家脱下马甲,穿上防护服,在抗疫现场忙碌。他们既是志愿者,也是战“疫”记录者。他们用镜头倾情记录充满温度的瞬间,制作视频,以鼓舞人心,讴歌为深圳特区无私奉献的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赞美自觉配合抗疫的广大市民。以下呈现的是近期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创作的精品,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深圳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感人画面。
▲《深圳摄影家在社区当义工》赵青摄于龙岗区。▲《市民响应号召冒雨深夜排队检核酸》王文舵摄于宝安区。▲《确保海上安全》岳鸿军摄于大鹏新区。▲《雨中检测》庹兵摄于南山区。▲《核酸检测在社区》李坚强摄于大鹏新区。▲《风雨无阻》郑丽萍摄于罗湖区。▲《连续奋战》李蕙伊摄于福田区上沙。▲《把爱送到家》薛云麾摄于福田区新洲。▲《国际志愿者在鹏城》 周红声摄于南山区。▲《不知你是谁,知道你为了谁》谢红摄于龙华区。▲《管控区里的温情故事》王少斌摄于盐田区。▲《海上严阵以待》余建良摄于南山区。▲《合作与协调》何益恒摄于盐田区。▲《后勤服务》张海良摄于龙华区。▲《坚守岗位》黄牧摄于光明区。▲《间隔一米》崔青摄于南山区。▲《军人退伍不褪色》金立新摄于福田区。▲《龙岗逆行者》闵铖摄于龙岗区。▲《龙岗区龙东社区向居民送慰问品》谢少梅摄于龙岗区。▲《扫楼》欧春健摄于宝安区▲《社区人员在星海名城小区为居民服务》文善元摄于南山区。▲《深港跨境货物运输集中接驳站》韩志强摄于光明区。▲《深圳泰忠信植绒制品厂加班生产核酸检测拭子棉签植绒》孟庆魁摄于龙岗区。▲《深圳天基全集团向香港捐赠一批价值200万医疗物资》陆颖摄于龙华区。▲《守护国门》王少斌摄于盐田区。▲《铁路援港班列从深圳开出》陈文摄于龙岗区平湖。▲《同心抗疫》徐田华摄于龙华区。▲《为小区老人报务》韩家新摄于南山区。▲《现场服务核酸扫码》刘正彬摄于龙华区。▲《严格排查》汤祥中摄于光明区玉塘街道。▲《夜战》杨锴鑫摄于龙华区。▲《义工服务》刘伯良摄于福田区。▲《有序排队检测》黄志锋摄于龙岗区。▲《整装待发》邹勇起摄于宝安区。▲《为居民做核酸》周文摄于龙华区。▲《居家隔离户排查》李兆武摄于宝安区松岗。▲《网格核对社区人员信息》麦凤莲摄于光明区公明。▲《井然有序》邱可维摄于光明区。▲《夜间检测核酸》王柏跃摄于南山区。▲《深夜坚守》薛云麾摄于福田区。▲《众志成城战疫情》谢红摄于龙华区。(来源: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11
2022-03“头后仰,一直‘啊’!”
“楼下有做核酸,不用排队,不用排队。”
画面中身型圆润的“大白”站在医护人员身后,对正在检测核酸的居民举牌,提醒他规范动作。“画面很生动,‘兵墩墩’很可爱,点个赞!”评论写道。
一组以罗湖区东门街道工作人员孙兵为原型的抗疫作品,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大白”们,日复一日的坚守。
画中的“兵墩墩”原型是孙兵,创作者是她的好友东门老街坊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程劲晓。“我之前在东门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工作,经常和劲晓分享一线的所见所闻,穿上防护服的我就像胖胖的冰墩墩,想让他给我画一个冰墩墩做头像。”孙兵和程劲晓是多年老友,两人经常在交谈中碰撞出创作灵感。
“干嘛只画一个冰墩墩,你现在天天都要去支援核酸检测,可以用你的日常工作为题材,画一个系列。”程劲晓从罗湖、东门的抗疫一线取材,持续创作了11幅漫画。在深圳抗疫一线,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一边引导居民张大嘴巴测核酸,一边忙着扫核酸码、发小贴纸。
在无数个忙碌日子里,他们把办公室搬到户外,随时随地打开电脑就地干活;月光下,站了一天的“大白”坐在路边捧着盒饭吃晚饭;维持检测点现场秩序的“大白”,拿着喇叭不厌其烦的说着同样的话。孙兵的故事被程劲晓在纸上一笔笔描绘出来,发在朋友圈引来很多点赞和转发。“希望这些漫画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笑声,大家看完后能开心一点。”孙兵说。画面中小女孩冲过来抱住“兵墩墩”,送她糖果,这是孙兵在核酸检测点支援期间最难忘的瞬间。
东门明华广场解封的前夜,程劲晓问孙兵,“这些天有没有让你感动的事?”孙兵想到了这个小女孩,大年初五,连续工作多日的大家都身心疲惫。一个来测核酸的小女孩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颗糖,“阿姨吃糖。”“可能这个糖是她最喜欢的东西,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些天付出的一切都值了。”孙兵说。那晚,程劲晓将感动定格在图纸上,第二天,明华广场解封,孙兵把这张漫画发在朋友圈,“每一幅都很喜欢,这一幅尤其爱。”
孙兵喜欢去海里游泳,她期盼疫情尽快结束,能再次畅游大海。程劲晓听后,提议道:“画面已经想好了,疫情结束,兵墩墩终于能脱下防护服,带着泳圈奔向大海,那一天,我们就用这张作为这一系列的完结。”【撰文】祁觊【图片】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程劲晓
(转自南方+)(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03
2022-03苗瀚文画作《奋斗着!坚守着!》“一双双不停忙碌的手、一次次被打湿的防护服、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构筑起深圳春天里最温暖的防线。”这是深圳80后青年画家苗瀚文到基层一线抗疫时的所见所感。苗瀚文报名投身防疫最前沿,抗疫的同时也不忘发挥特长,以画笔记录感人的深圳抗疫故事。苗瀚文自1月10日起在龙华区龙华街道油松社区工作站参与抗疫工作。作为深圳市文联的一名年轻党员,作为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院)的艺术家,苗瀚文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的同时,也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创作素材,通过画笔发挥文艺鼓舞斗志、抚慰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讴歌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以艺术的表达方式致敬每一位城市的守护者。苗瀚文告诉记者,抗疫工作让他一头扎进了基层,也给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素材。在作品《坚守》中,画面是一位年轻的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她按着自己酸胀的肩膀,然而背影依然挺拔,抗击疫情的信念和行动力不变。苗瀚文表示,这幅作品从一个点、一个局部切入,体现这座城市每一个抗疫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诠释“深圳是我家”的感人旋律。《奋斗着!坚守着!》虽是一幅草图,但主题鲜明,描绘出奋斗在油松社区基层一线的三组抗疫工作者——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坚守岗位的场景。苗瀚文告诉记者,这幅作品通过抗疫工作者肢体的细节动作,揉肩、捶背、相互按摩放松等细微动作,以小见大,真实反映出坚守在一线基层抗疫人员的艰辛与不易,同时表达对他们默默付出的深深敬意。疫情是严酷的,而文艺是温暖的。苗瀚文非常有感触地说:“疫情期间,深圳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涌现出太多的感人故事。我将继续从抗疫一线取材,精心构思,创新表达,为疫情防控贡献文艺力量。”(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022-03-0328
2022-02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许多一线抗疫人员依然坚持在防疫最前沿,顶风冒雨,穿街过巷,夜以继日,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可歌可泣。
深圳民间文艺家以民绘心、以艺聚力,积极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书写人民、赞美人民、鼓舞斗志、温暖人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尊重科学、共克时艰! 李克松《万众抗疫 深圳加油》 阿苗《深圳平安》 邓丽君《抗击疫情 人人有责》 杭立《医者仁心》 卫艳清《天使》 吴海凤《新冠疫苗接种》 张秋《感恩有你》 方秀文《众志成城 共渡难关》 徐雅贤《四季花城志愿者》 庞梅《加油》(来源: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8
2022-02当前深圳疫情形势不断变化,许多一线抗疫人员仍然坚守在防疫最前沿,他们顶风冒雨,穿街走巷,夜以继日,守护着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深圳文艺工作者倾情创作了抗疫歌曲《最美逆行人》,用歌声致敬“白衣天使”,为深圳加油。歌曲由宝安区文体局陈浩强作词,作曲家赵连第作曲,女高音歌唱家林晓薇演唱。
《最美逆行人》上线当天,正是许多深圳人支援香港疫情之际,人民网、央视频等各大媒体、网站相继转发,获得了14万点击量。曲作者赵连第说:“现在疫情反复,医护人员在前方坚守,许多社区干部、街道、警察、教师也都参与到了抗疫工作中,他们都非常辛苦。我们文艺工作者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做点贡献,鼓励人们一起度过难关。”(转自深圳新闻网,记者童小晋)(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5
2022-02作品简介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许多一线抗疫人员依然坚持在防疫最前沿,顶风冒雨,穿街过巷,夜以继日,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可歌可泣。特区文艺工作者特别创作了歌曲《医者》,讴歌投身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歌曲欣赏
20
2022-02献给在抗击疫情中冲在一线最美的人。《最美逆行人》作词:陈浩强作曲:赵连第演唱:林晓薇
27
2022-01前言民间文艺源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是美的创造。新时代的民间文艺要根植于乡土,紧随社会时代发展步伐,以创造性转化的手段,现代的表现形式,呈现民间的生机和活力。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广大民间艺术家聚焦重大题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圳特色的精品力作。本次展览精选展出70件(套)原创作品,工艺种类丰富,创作技艺精湛,反映了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有为,用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表达了艺术家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充分展示了深圳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和最新发展。深圳已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的民间文艺工作将守正创新,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思维、更优秀的创作,体现新时代深圳精神,闪耀更多熠熠光辉。画作专场内画《春笋》作者:王蒙良王蒙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级非遗项目“一帆内画”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国内多个城市展出。该作品运用内画艺术手法,描绘了南山区后海中心区的中国华润大厦(“春笋”)等标志性建筑,展现了深圳的蓬勃发展。麦金画《长寿图》作者:何俊刚何俊刚,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级非遗项目“麦金画”传承人,2019年“龙华区十大工匠”、第3届“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获得者。作品曾获2017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岭南杯”银奖等。该作品以麦秆为材料,制作出鹤与梅花等,祝福党永远年轻、蓬勃发展。版画《雪域·守望》作者:陈秀华陈秀华,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观澜版画基地看好原创版画工作室负责人,作品曾入选第4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获深圳市第16届来深青工文体节美术、书法大赛优秀奖等。该版画作品描绘了2020年初冬,四川凉山人民在第一场冬雪中放牧的场景。麦秆画《唱丰收》作者:聂远征、聂亚平聂远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遗项目“濮阳聂氏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十佳民间艺人”获得者。聂亚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聂氏麦秆画”传承人,作品曾获首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等。该作品采用立刀镂空法、烙烫多层次粘贴等技法,使用麦秆制作了弯腰的谷穗、歌唱的蝈蝈和七星瓢虫,庆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树脂画《塘趣》作者:朱萍萍朱萍萍,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11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青年专场)金奖等。该作品使用树脂胶、丙烯颜料逐层绘制叠加而成,描绘的金鱼栩栩如生、立体生动,寓意吉祥好运。陶瓷板画《深圳梦想》作者:裴笳皓裴笳皓,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2020“神工杯”创意设计制作大赛银奖等。该瓷板画作品描绘了鲨鱼、企鹅等动物在深圳标志性建筑中国华润大厦(“春笋”)周围汇聚,寓意深圳的发展和城市魅力,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聚集。陶瓷板画《深圳流量》作者:裴笳西裴笳西,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2020深圳工艺美术创意大赛三等奖等。该作品融合中国传统陶瓷绘画及西方油画技法,在瓷板上描绘了深圳标志性建筑及多个人物形象,赞美了特区的飞速发展和建设者的辛勤劳作。烙画《丰收的喜悦》作者:张守福张守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烙画创新发展艺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烙画艺术协会会长。该烙画作品展示了秋收时,一位农民在一望无垠的稻田边,满怀笑容地抱着刚收割下来的谷穗,表达了丰收的喜悦。烙画《幸福之路》作者:王新安王新安,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烙画艺术协会副会长,辽宁省级非遗项目“烙画艺术”传承人,作品曾获第15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飞花奖”银奖等。该作品在宣纸上烙绘了陕北梁家河人民肩扛、怀抱粮食,赶着羊群,开怀大笑,体现了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烙画《岭南民居》作者:郭三军郭三军,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2届“小香山杯”中国当代烙画·葫芦艺术精品展金奖、第11届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银奖等。该作品运用中国传统烙画、国画及西方油画技法,在木板上烙绘了岭南传统民居“镬耳屋”的景象。手指书画《太行怀古》作者:王和平王和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手指书画专委会主任,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级非遗项目“手指书画(深圳)”传承人。该作品以手指蘸水墨的形式,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在生宣纸上描绘了太行山雄浑壮丽的景色。(来源: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022-01-2726
2022-01近日,国内2021年多个文学榜单发布,深圳多位作家作品荣登相关榜单。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综述如下。2021年收获文学榜2022年1月10日晚,2021年收获文学榜正式公布,评出长篇小说榜作品5部、长篇非虚构榜作品5部、中篇小说榜作品10部、短篇小说榜作品10部。其中,深圳有两位作家的作品分别上榜,李兰妮的《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入选长篇非虚构榜,林棹的《潮汐图》入选长篇小说榜。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及其作品《野地灵光》李兰妮的《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自2021年8月出版以来,就迅速引起极大关注,引发了相关话题的讨论。本书记录了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作家李兰妮住院治疗的过程以及对于精神病院内部的微观察,描绘了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作者身处其中,痛并感受着这个沉默而边缘的群体的忧欢苦乐,揭开的是笼罩其上的误读与偏见,还原具体鲜活的人的样貌。作者记录了精神病院内的“伤心人”;借以烛照的,则是整个社会人心。《野地灵光》入选2021年收获文学榜的长篇非虚构榜,也是实至名归。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认为,该作品“从亲历体验与自我疗救出发,细致勾勒出抑郁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行状,兼及精神病医学的知识普及和历史脉络梳理,点面结合,描述与分析并重,既有切肤的痛感,亦有超出一己的关切,从社会认知与抚慰的角度显示出文学的多重价值功能”。深圳青年作家林棹及其作品《潮汐图》深圳青年作家林棹近年来相继凭借《流溪》和《潮汐图》两部长篇小说,让文坛为之瞩目,视为“惊喜”。《潮汐图》讲述了一头雌性蛙怪诞生在十九世纪初的珠江三角洲,随长河大海,遭遇珠江艇家、十三行市井、澳门兽苑、海客洋舶,终竟异国飘零。雌蛙怪接纳又抛下“精怪”“奇观”“猎物”“藏品”“标本”等诸种身份,和同时代的风物、生灵一道,旁观由信风和潮水推动的人间际会。“作为当代文学的新面孔,林棹有丰沛的想象和精微敏锐的触觉。她以元气充沛、恣肆汪洋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名为‘虚构之物’的雌性巨蛙。随着巨蛙的出现,一场语言盛筵由此开启,既真实又奇幻的世界蜂拥而来,读者情不自禁被裹挟、牵引,共赴新鲜而陌生的地域之旅、语言之旅、奇迹之旅。文学想象的边界在小说中被一次次拓展,小说家‘巨蛙’般独属于女性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令人赞叹。”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潮汐图》里有着颠覆寻常文学审美的、独属于小说家林棹的创造力和美学气质,是2021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惊喜收获。据了解,收获文学榜由《收获》文学杂志社创办于2016年,分为长篇小说榜、长篇非虚构榜、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四个榜,力图将年度最值得品读、最值得关注的华语原创文学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体现当下文学创作的实绩与探索。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近日,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在北京揭晓。24部作品分别入选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散文随笔榜和报告文学榜4个榜单。其中,深圳作家邓一光的短篇小说《带你们去看灯光秀》入选短篇小说榜。《带你们去看灯光秀》是邓一光继去年上榜短篇之后再度上榜的佳作。题为灯光秀,实是中年夫妻的情感秀,表层波平浪静,深层却暗流汹涌,波澜起伏,是一个时代的众生相。据了解,由《北京文学》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创办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时间最长的文学作品排行榜,也是迄今国内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文学排行榜之一,至今已经举办了25年。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十大网络原创小说”榜单2022年1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活动现场,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公布了“十大中外小说”“十大类型小说”“十大非虚构翻译作品”“十大非虚构原创作品”4个年度榜单;同时,项目首次设立了“十大网络原创小说”榜单,深圳网络文学作家傅九的网络小说《越界招惹》入选。深圳网络文学作家傅九及其作品《越界招惹》评委认为,作为一部都市题材的青春文学,《越界招惹》讲述了来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男女主人公展开正面交锋的故事,同时,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交织其中,既增加了作品可读性,也进一步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作品故事背景涉及西部地区,聚焦野生动物、文物以及环境保护,并展现了主人公在动物救援、灾害救援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读者非常好的价值导向。据了解,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作为“文学评论人和媒体书评人”榜单,由全国33位活跃在文学评论领域的学者、作家、媒体人担任评委,文学评论家潘凯雄担任评委会主任。关于年度榜单的评选规则,潘凯雄介绍:“每月都会评出10本类型小说、10本中外小说、10本非虚构翻译作品和10本非虚构原创作品,年度榜单则是在这个基础上优中择优。”中国小说学会 2021年度好小说最近,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江苏省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中国小说学会2021年度好小说”评选揭晓,45部作品上榜,包括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网络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各10篇(部)。其中,深圳有3位作家的作品榜上有名。南翔的《伯爵猫》和蔡东的《日光照亮北斗》入选短篇小说榜单,徐东的《不开心先生》入选小小说·微型小说榜单。南翔的《伯爵猫》细描精绘了城市一间即将歇业的小书店,折射出都市的芸芸众生。作家将舞台场景艺术与隐喻象征手法娴熟地结合在一起,在现实土壤散发人间烟火气的同时,于精神和文化的维度一并飞升。相对于作家以往的小说,这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深圳背景小说,人物也呈现出某些深圳特质,五湖四海之人背负着自己的故事汇聚于此。(欧阳德彬评语)蔡东的《日光照亮北斗》展现的是大时代中重重现实压力下年轻一代的大都市打拼生活,有无奈和辛酸,也有梦想和憧憬。细腻而娴熟的文字中,年轻人的生活苦闷和内心压力跃然纸上,虚虚实实间,观照出的,正是时代和现实的一隅真实图景。据徐东介绍,《不开心先生》写出了“他”与“不开心先生”内与外的关系、个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我和‘不开心先生’是一个人,我想要表达的是,人们不仅要强调发展,还要重视内心精神的建构”。此外,这篇小说在写法上进行了创新,这是徐东在写作之路上进行不断探索的一个成果。2021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近日,由青年文学杂志社发起的2021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出炉。其中,深圳有2位作家的作品上榜。邓一光的《带你们去看灯光秀》和蔡东的《月光下》入选短篇小说榜。有评论者指出,蔡东的《月光下》是典型的经典小说的写法,特别是在结构上。《月光下》不是写人的悲剧性,不是写人物悲惨的命运唤起我们的悲悯心、同情心,它写的是人微妙的“共情”性,是只可体悟又难以言说的那份心结,文学性就隐含在那“微妙”里头。它与是非、原则无关,也比“心事”更让人牵扯和投入,那是只能想象再难拥有的刻骨铭心。据了解,对“城市文学”的坚持和展望,让更契合时代的作品照亮世界、抚慰人心,一直是《青年文学》的努力方向。《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度文学排行榜近日,“《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度文学排行榜”正式发布,共有5部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9首/组诗歌、10篇散文(含非虚构)榜上有名。其中,深圳青年作家林棹的《潮汐图》入选长篇小说榜。据了解,“《扬子江文学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创办于2017年,这是国内首个由文学评论刊物推出的排行榜,旨在通过评论家的共识视野发现大时代里具有大格局、大气象的作品,推动当代文学健康繁荣发展。(转自深圳市作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022-01-2624
2022-01前言民间文艺源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是美的创造。新时代的民间文艺要根植于乡土,紧随社会时代发展步伐,以创造性转化的手段,现代的表现形式,呈现民间的生机和活力。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广大民间艺术家聚焦重大题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圳特色的精品力作。本次展览精选展出70件(套)原创作品,工艺种类丰富,创作技艺精湛,反映了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有为,用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表达了艺术家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充分展示了深圳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和最新发展。深圳已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的民间文艺工作将守正创新,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思维、更优秀的创作,体现新时代深圳精神,闪耀更多熠熠光辉。本期云展作品- 剪纸专场 -剪纸《山神》作者:刘宁侯刘宁侯,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安徽省庐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入选第2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第6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银奖等。该剪纸作品展示了女神骑虎背引领众虎走向光明,寓意正气长存、百邪不侵。剪影《希望》作者:刘期培刘期培,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剪纸(剪影)”代表性传承人,曾应邀到美国、德国等国家,香港、澳门以及国内多个省市交流展示。该组两幅剪影作品,一幅颂扬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的建筑工人,另一幅展示人们和睦友爱的幸福生活,惟妙惟肖,意境唯美。剪纸《党的光辉照千秋》作者:田星田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级非遗项目“田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等。该剪纸作品通过红船、形态各异的人物,展示了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曾获2021年广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剪纸《四君子》作者:吴自力吴自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福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2019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岭南杯”金奖等,并被深圳博物馆收藏。该作品以剪纸形式展现了梅、兰、竹、菊四君子,颂扬了中国人傲、幽、澹、逸的美好品格。剪纸《莲花山前》作者:何文敏、康海军何文敏,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3届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获2019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岭南杯”金奖等。该剪纸作品描绘了莲花山前的市民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歌颂深圳城市发展的辉煌成就。剪纸《晒秋》作者:徐慧徐慧,工程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剪纸作品展示了山村立秋后人们晾晒农产品的丰收景象,巧妙地用窗口展现出远处的山村美景,画面颜色丰富,空间构图巧妙。剪纸《客家土楼》作者:张秋张秋,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3届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等。该作品以剪纸艺术形式展示了客家土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与远处的梯田相映成趣。剪纸《不纸如此:造纸术流程图》作者:谭琴谭琴,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研究会会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衡南县级非遗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获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优秀奖等。该剪纸作品展示了我国汉代造纸工艺流程,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剪纸《闪闪的红星》作者:鞠凤雪鞠凤雪,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组剪纸作品以绘本形式,展现了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感人故事,激励年轻一代爱党爱国,铭史知新。本次选取展示其中的6件。剪纸《幸福老人》作者:高小妹高小妹,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委会委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老年大学艺术大赛三等奖等。该团花剪纸作品通过描绘花丛中一对老人幸福的笑容,颂扬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成就。剪纸《起舞》作者:李玉兰李玉兰,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团花剪纸作品描绘了蝴蝶、花朵及翩翩起舞的小朋友的形象,展现了当今青少年的幸福生活。剪纸《鱼水情》作者:马新平马新平,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团花剪纸作品通过刻画鱼、荷叶、荷花、五角星等,表达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剪纸《丰收》作者:庞梅庞梅,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3届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该团花剪纸作品通过描绘秋天收获的大豆、玉米、谷穗等,祝福祖国五谷丰登,人民丰衣足食。剪纸《吉鱼》作者:谭珍谭珍,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团花剪纸作品刻画了鱼、荷花,并用“吉”字巧妙地穿插连接,寓意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剪纸《牛虎接力》作者:于淑琴于淑琴,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团花剪纸作品描绘了牛、虎、人物、竹丛等,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年(虎年)的期盼。剪纸《宝葫》作者:钟惠萍钟惠萍,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团花剪纸作品通过描绘藤蔓上形态各异的葫芦、鸡等形象,寓意富贵吉祥、健康长寿、家庭和美。剪纸《宝安八景之四》作者:贺虹贺虹,深圳市民间工艺大师,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深圳市级非遗项目“贺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创办的深圳市贺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开创了我国传统工艺及非遗项目上市的先河。全套剪纸作品采用平面剪纸技法展示“宝安新八景”,本次选取展示其中的4景:滨海文化公园、宝安体育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燕川素白陈公祠。(来源: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2022-01-2421
2022-01前言
民间文艺源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是美的创造。新时代的民间文艺要根植于乡土,紧随社会时代发展步伐,以创造性转化的手段,现代的表现形式,呈现民间的生机和活力。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广大民间艺术家聚焦重大题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圳特色的精品力作。本次展览精选展出70件(套)原创作品,工艺种类丰富,创作技艺精湛,反映了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有为,用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表达了艺术家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充分展示了深圳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和最新发展。深圳已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的民间文艺工作将守正创新,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思维、更优秀的创作,体现新时代深圳精神,闪耀更多熠熠光辉。木雕《百花篮》作者:秦宪生秦宪生,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木雕作品《法界源流图》1999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定为“最长的木雕艺术品”,作品《白菜蛛网》曾获第12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百花奖”金奖。该件木雕作品以印度老山檀香为材料,采用多层次镂通雕技法雕刻而成,百花争艳寓意各行各业在党的领导下欣欣向荣。 核雕《伟大的丰碑之峥嵘岁月》作者:胡堂山、谢才元 设计:刘明军胡堂山,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核雕作品《深圳之春》获第14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谢才元,高级工艺美术师,核雕大师。刘明军,研究馆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该核雕作品展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及事件。雕刻《残荷》作者:王彬王彬,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作品以沉香老料为材料,根据材料自身形状巧妙设计,采用牙雕技法雕刻而成,呈现出即将凋谢的残荷之美。 创意木刻《欢乐中国》作者:何柏俊何柏俊,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曾获第9、第15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等。该彩书木刻作品在花梨木上,以七个欢快的“乐”字和一个多彩的“中国”为元素,融入汉字图式创意,寓意欢乐中国、祥和美好。木雕《闯、创、干》作者:丁全丁全,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龙岗区级非遗项目“古建筑木艺”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品曾获第11届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银奖、2020年广东(潮州)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等。该作品以樟木多层镂空雕刻螃蟹、龙虾、竹篓,寓意敢闯敢试、改革创新的精神。錾刻《春牛戏水》作者:陈志忠陈志忠,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首届“大国非遗工匠”、深圳“鹏城工匠”称号获得者,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围第13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评。该錾刻作品通过手工錾刻,以浮雕形式展现牛在水中前行的动态画面,寓意勤奋努力的人将得到丰硕果实,曾获2021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金奖。雕刻《河虾》作者:陈宗艺陈宗艺,工艺美术师,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首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设计大赛金奖、第12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百花奖”金奖等。该作品以浮雕、薄意等技法,将黑白相间的玛瑙原石雕刻成水中游动的河虾,活灵活现,颇具中国水墨画意境。 雕刻《衣食无忧》作者:陈宗艺陈宗艺,工艺美术师,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首届“匠心杯”中国琥珀雕刻设计大赛金奖、第12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百花奖”金奖等。该作品利用玛瑙原石不同颜色的部位,设计雕刻了蚂蚁、蘑菇、杂草和石头,构思巧妙、创意生动。皮雕《勒杜鹃开》作者:胡海平胡海平,深圳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级非遗项目“皮雕技艺(深圳)”传承人。该作品使用皮革刻绘装饰及传统工笔画技艺,在牛皮上呈现了两只鸟在盛开的勒杜鹃中飞舞嬉戏的景象,具有丰富的层次感、立体感和岭南特色。篆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作者:林启中林启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区一雍博物馆馆长,作品曾获第11届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金奖等。该作品在紫砂上篆刻毛泽东同志长征路上创作的十六字令三首,内容为“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篆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作者:温文元温文元,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2届广东省篆刻艺术展,第6、第7届广东省“南雅奖”书法篆刻展等,并被广东省博物馆等收藏。该作品使用老挝田黄石篆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端庄大气、古朴自然。 雕塑《丰》作者:陈原庆陈原庆,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该琉璃雕塑作品以古法浇铸方式创作,展示了田间歇息戏水的卧牛及其背脊上觅食的八哥,展现了生灵之间互利共生,以及生灵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錾刻《金山》作者:陈绪鹏陈绪鹏,助理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2021年广东工艺美术精品展“岭南工匠杯”金奖等。该錾刻作品以铜为材料,手工锤揲、錾刻出山的肌理并镀金。木雕《吉祥如意》作者:陈继本陈继本,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品曾获第15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等。该作品采用浮雕、镂雕、通雕等多种技法雕刻完成,并髹漆贴金,喜鹊、牡丹寓意喜庆富贵、步步高升。玉雕《错金苍龙》作者:张建忠张建忠,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第11届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银奖等。该作品以天然黑翡翠平面浮雕苍龙,附以传统错金工艺,展现了传统翡翠艺术的现代审美观念。 面塑《红军飞夺泸定桥》作者:张民忠张民忠,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级非遗项目“面塑(张氏)”传承人,作品曾获第5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银奖等。该作品使用面粉捏制了10余位形态各异的红军战士,以及军旗、火焰,展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景,颂扬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来源: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19
2022-01前言
民间文艺源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是美的创造。新时代的民间文艺要根植于乡土,紧随社会时代发展步伐,以创造性转化的手段,现代的表现形式,呈现民间的生机和活力。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广大民间艺术家聚焦重大题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圳特色的精品力作。本次展览精选展出70件(套)原创作品,工艺种类丰富,创作技艺精湛,反映了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有为,用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表达了艺术家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充分展示了深圳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和最新发展。深圳已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深圳的民间文艺工作将守正创新,以更广阔的视角、更新颖的思维、更优秀的创作,体现新时代深圳精神,闪耀更多熠熠光辉。云展作品雕塑 |《胜利大营救》作者:梁冰梁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主任,作品曾入选第11、第12、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该组铜雕作品展示了1941-1942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从香港营救困留于此的文化名人这一历史事件,包括被营救的邹韬奋先生等文化名人,以及美国飞行员科尔。陶瓷 |《未来出土物》作者:王伟王伟,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委员,作品入选第12、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该陶艺作品使用手捏、泥板等手法塑造了一台沾满泥土、锈迹斑斑的飞机发动机,营造其千年之后被发掘出土的情形,表达了对人类当代及未来文明的思考。陶艺 |《吉象一家》作者:沈天燕沈天燕,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副秘书长,作品曾获第3届“千杯万盏”中国工艺美术茶盏文化收藏展一等奖等。该陶艺作品展现了大象一家,形象生动,颂扬团结、勇敢、友爱的精神,祝福人民吉祥如意。陶艺篆刻 |《陶印·永受嘉福》作者:张德利张德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第9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青年专场)银奖等。该作品以汉唐印玺为参照,龙龟做钮,古朴大方,气韵生动,篆刻印文祈福之语“永受嘉福”,配以封泥,展现方寸之美。泥塑 |《遐》作者:王笛王笛,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2届广东省泥人节(泥塑展)银奖等。该作品使用陶泥雕塑了一位眼帘微垂、独自遐想的女性形象,风格当代,姿态、服饰刻画生动细致。泥塑 |《抗击疫情之爱的力量——比心》作者:郭玲郭玲,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该套泥彩塑作品造型简洁、色彩明快,体现了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不畏艰险、相互鼓励、团结一心、积极迎战的精神面貌。嵌瓷 |《苏六娘之桃花过渡》作者:庄琛琛庄琛琛,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首届“中国手艺”创意设计比赛最具传承匠心奖、第3届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等。该作品采用陶瓷镶嵌技艺,塑造了潮剧剧目《苏六娘》中,婢女桃花过江前往西胪报讯时,与渡伯对歌的场景。陶瓷 |《鹤湖祈寿》作者:高大庆高大庆,工艺美术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获第11、第15、第17届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等。该瓷艺作品以鹤为题,反应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陶瓷 |《独立》作者:高序高序,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等。该作品运用醴陵釉下五彩技法描绘,经1380℃烧制而成,表达了莲花遗世独立、悠然自得的意趣。陶瓷 |《盛世荷韵》作者:辛莉辛莉,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作品曾获第9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等,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该瓷瓶使用传统陶瓷绘画技法及高温颜色釉调涂的方式展现了荷花盛开的景象,歌颂国泰民安、百姓盛世欢颜。《宝安310五牛瓶》作者:深圳市国瓷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瓷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级非遗项目“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保护单位,多次承担国宴、国际会议餐具及国礼制作任务,产品曾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该骨瓷花瓶造型丰满,曲线流畅,瓶身使用晶彩工艺,透彻灵润,图案取材于唐代韩滉画作《五牛图》。《扭转乾坤礼盘》
作者:深圳市国瓷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瓷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级非遗项目“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保护单位,多次承担国宴、国际会议餐具及国礼制作任务,产品曾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该礼盘以镁质强化瓷做胎,采用贴花、描金、色釉分离等工艺,多次高温烧制而成。图案中,健康牛、家庭牛、事业牛、学业牛、财运牛五牛及九个柿子,寓意吉祥如意、财源滚滚、幸福长久。(来源: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声明: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网:https://www.sz-art.cn邮箱:swlcyb@shenzhen.com.cn
18
2022-01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月7日,深圳报告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整个城市按下与疫情赛跑的“加速键”。为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需求,确保城市运行平稳、安全、有序,广大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等抗疫一线人员迅速行动、紧密协作,第一时间投身防疫最前沿,构筑起抗疫的坚固防线,严防死守,跑出疫情防控“深圳速度”。城市秩序井然,群众生活安宁,靠的是千千万万名无名英雄争分夺秒、连续作战的英勇守护。他们挥洒汗水,生动阐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内涵。
在与疫情赛跑的路上,深圳文艺界始终在场。特区文艺工作者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抗疫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此次,我们策划以“艺”抗疫专题,将陆续展播抗疫主题原创作品,持续发挥文艺鼓舞斗志、抚慰人心、凝聚力量的独特作用,讴歌投身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讴歌自觉配合疫情防控的每一位市民。让我们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一起向未来!深圳市杂技家协会魔术作品《深有爱 圳清零》
18
2022-01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月7日,深圳报告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整个城市按下与疫情赛跑的“加速键”。为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需求,确保城市运行平稳、安全、有序,广大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等抗疫一线人员迅速行动、紧密协作,第一时间投身防疫最前沿,构筑起抗疫的坚固防线,严防死守,跑出疫情防控“深圳速度”。城市秩序井然,群众生活安宁,靠的是千千万万名无名英雄争分夺秒、连续作战的英勇守护。他们挥洒汗水,生动阐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内涵。
在与疫情赛跑的路上,深圳文艺界始终在场。特区文艺工作者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抗疫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此次,我们策划以“艺”抗疫专题,将陆续展播抗疫主题原创作品,持续发挥文艺鼓舞斗志、抚慰人心、凝聚力量的独特作用,讴歌投身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讴歌自觉配合疫情防控的每一位市民。让我们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一起向未来!《心佑中华》
17
2022-01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1月7日,深圳报告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整个城市按下与疫情赛跑的“加速键”。为保障市民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需求,确保城市运行平稳、安全、有序,广大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等抗疫一线人员迅速行动、紧密协作,第一时间投身防疫最前沿,构筑起抗疫的坚固防线,严防死守,跑出疫情防控“深圳速度”。城市秩序井然,群众生活安宁,靠的是千千万万名无名英雄争分夺秒、连续作战的英勇守护。他们挥洒汗水,生动阐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内涵。
在与疫情赛跑的路上,深圳文艺界始终在场。特区文艺工作者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抗疫主题文艺作品创作。此次,我们策划以“艺”抗疫专题,将陆续展播抗疫主题原创作品,持续发挥文艺鼓舞斗志、抚慰人心、凝聚力量的独特作用,讴歌投身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讴歌自觉配合疫情防控的每一位市民。让我们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一起向未来!
应嘉俐 词曲演唱我望见远方有一缕逆光照亮了城市的惶恐和迷茫繁华街头顷刻间变空荡只愿你的心不再彷徨希望能给予生命一颗坚强的心脏点亮我们战疫力量天 终究会亮春 总会来到希望中凝聚力量苦难中发芽成长心 总有向往爱 就在前方相信心中的力量迎接黎明的曙光我听见春天它正在绽放驱散了寒冬的冰冷和惆怅美丽面庞须臾间被颠倒只愿你的心不再迷茫明天终究会是春暖花开的模样相信爱是无限希望天 终究会亮春 总会来到希望中凝聚力量苦难中发芽成长心 总有向往爱 就在前方相信心中的力量迎接黎明的曙光感谢你奋勇前线抗争到底我们一起 等待春天的来临